
大型美企鏈結加密資產庫存成新財務武器,機構持有ETH及Toncoin市值急遽飆升,區塊鏈資產配置成長趨勢明顯。
隨著全球機構對加密貨幣資產配置需求升高,策略性「數位資產庫存」正爆發新一波競賽。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近期聲勢如虹,持續擴張其以太幣(Ethereum, ETH)金庫,最新一季再度積極加碼,單週豪擲82,300枚ETH,現已持有總計近339.5萬枚ETH,直逼市值133億美元,占全流通供應2.8%。其雄心壯志瞄準掌控全球5%以太幣流通量,業界紛紛議論其「Company Treasury 2.0」策略是否為企業財務的新典範。
機構持幣行為不僅限於ETH,鏈結Telegram生態的TON Strategy(TONX,前Verb Technology)也於今年進行規模橫跨2.7億美元的Toncoin收購案,及高達5.58億美元私募融資。儘管因股權和融資結構未事先取得股東核准遭Nasdaq懲戒,最終確定只是疏失並未遭下市,其大膽將TON作為核心資產的舉措在美上市公司中開創先例,引領資本市場向區塊鏈庫存管理邁進。
根據最新追蹤,美國企業ETH持倉已突破6百萬枚、總市值逾220億美元,而BitMine超車SharpLink Gaming(859,400 ETH)與The Ether Machine(496,000 ETH),穩居最大企業以太幣金主。除領頭羊外,Coinbase(COIN)近期也增持12,000枚ETH,顯示主流交易所與創新型企業正聯手推升機構化存幣板塊。不僅如此,Strategy Inc.的比特幣金庫更高達71億美元,映射出跨幣財務結構逐漸形成。
TON Strategy則以布局Toncoin為美企新典範,77%資金維持高流動性,最高擬握有5% TON流通量,並透過TON網路質押機制爭取現金流回報。該策略呼應了Solana上機構化質押模式,類似SOL Strategies集資5億美元與積累超過26萬枚SOL,60%資產用於質押賺取6~8%年化收益。這反映出區塊鏈生態不只以比特幣為主,新一代財務工具正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企業大手筆買進以太幣與Toncoin,但近期ETH價格持續承壓,跌幅近20%。機構持幣扎根現象,成為市場消化利空的重要支撐,也吸引包括ARK Invest、Founders Fund、Kraken等重量級機構注資,比特礦更一度躍居美股最熱交易標的之列。隨著Robinhood、Kraken、Coinbase等平台推動資產通證化,未來企業型數位資產庫存不僅是財務管理工具,更可能成為金融創新的驅動力。
展望未來,企業加碼數位資產已非單純短線炒作,而是資金配置和財務結構多元化的必要演化。但在投資熱潮中,市場仍需謹慎關注流動性、價格波動及監管合規的潛在風險。加密資產成為機構財庫配置核心已在全球資本市場落地生根,預計2026年將見證企業金庫鏈上化的爆發性成長與更多財務創新案例。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發表
                        
	                
我的網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