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 500強勢突破季節魔咒,年底漲勢可期,Fed利率政策及政府關門等因素成最新市場關注,投資人面臨獲利落袋與持股續抱兩難。
美股正值年終行情關鍵時刻,S&P 500今年至今已躍升16%,打破「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傳統季節謠言,更創下1950年以來最強勁的5月至10月漲幅。最新統計顯示,此期間S&P 500上漲22.9%、道瓊工業指數成長接近17%,科技為主的那斯達克更大漲36%。這突破了過去6個月季節性平均僅2.1%漲幅的魔咒,提醒投資人,不可單憑季節口訣判斷市場走勢。
分析師Adam Turnquist(LPL Financial)指出,若夏季漲勢出現雙位數成長,後續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平均上漲幅度可再達12%,遠高於一般7%平均值;再加上歷史資料顯示,11、12月美股通常表現夯,平均兩月漲幅3.1%,76%機率收紅。
不過,季節效應只是長期市場氣候的反映,投資人更須考量當前環境。聯準會(Fed)最新一次會議決議調降聯邦基金利率區間至3.75%-4%,並宣布自12月1日起暫停縮減資產負債表,雖一度提振市場情緒,但Fed主席Powell也強調未必會在12月再次降息,市場對年底降息預期由先前的90%降至69%(CME FedWatch Tool統計),呈現謹慎觀望態度。
除利率政策外,華府延宕的政府預算案導致關門危機持續,經濟學家警告這將壓抑消費者信心、拖累短期成長。與此同時,大型企業如Microsoft、Amazon、UPS、Intel等開始裁員,反映AI導入及企業縮減支出的雙重壓力,雖短期有助企業財報,但整體就業市場恐步入「no hire, more fire」新階段,進一步為經濟前景投下變數。
展望未來,CFRA Research策略師Sam Stovall認為,只要企業獲利成長預期持續改善、Fed有望進一步降息,2025年美股仍有上攻空間,尤其是科技類股如Nvidia(NVDA)、Microsoft(MSFT)在AI與數位轉型契機下受惠明顯。然投資人仍須警惕政策變數與政治風險,規劃獲利實現及持股佈局時,務需審慎衡量跨年度波動與黑天鵝事件可能帶來的影響。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發表
                        
	                
我的網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