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療債務新政發威:數百億債務重回信用報告、破產風險激增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1-01 19:00
  • 更新:2025-11-01 19:00

美國醫療債務新政發威:數百億債務重回信用報告、破產風險激增

美國醫療債務總額激增至2200億,聯邦新規讓債務全面重回個人信用報告,恐引發破產、貸款受阻等多重危機。

美國醫療債務多年來一直是家庭財務斷裂的導火線,根據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KFF) 報告,2024年已有一億美國人受其影響,其中四分之一欠款超過五千美元。近日,聯邦政府通過新修訂的《公平信用報告法》(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不僅推翻了拜登政府讓消費者債務可被部分州法律排除於信用報告之外的規定,更讓所有州喪失了保護民眾免受醫療債務信用傷害的自主權。這一新政由 Trump 政府推動,讓醫療債務再次全面回歸個人信用報告,直接衝擊數百萬美國人的信貸、購屋、甚至求職資格。

美國醫療債務新政發威:數百億債務重回信用報告、破產風險激增

過去一年,信用報告機構 Equifax、Experian、TransUnion 曾宣布,將500美元以下的醫療債務移除消費者信用檔案,成功刪除了約70%的醫療收債紀錄,被視為重大緩解民眾壓力的措施。然而,隨著新規施行,KFF統計2024年全美醫療債務已暴增至2200億美元,比2021年高出超過一倍。這些數字反映出醫療費用不斷膨脹,許多家庭即使就業穩定,仍因醫療帳單壓力深陷財務困境。更令人憂心的是,根據 Commonwealth Fund,醫療債務仍是美國家庭破產主因之一。

此外,根據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CFPB) 提供給國會的報告,債務糾紛與信用報告誤登情形普遍,2021年有15%收債申訴與不正確紀錄有關,調查通常需耗時30至45天。誤上信用報告不僅影響未來貸款申請,甚至可能讓民眾在租屋、工作申請時落入險境。新法規也讓薪資扣押風險增加,長期拖欠者恐遭到強制執行,相較於拜登時代,對低收入及罹病族群影響更為深遠。針對過高醫療帳單,CFPB建議民眾應要求明細,謹慎核對後再付款,避免被不實費用拖垮。

對於這項聯邦政策轉變,學者與社福團體提出擔憂,認為將醫療債務全面納入信用報告,恐加深弱勢族群的困境,失去改善生活的機會。部分州原已祭出保護法令,如加州、紐約、科羅拉多等,現皆遭聯邦新規否決,地方救濟不再適用。反方意見指出,統一規則可提升信貸透明性,有助金融市場穩定;但實際上,現階段醫療債務主導破產潮,恐加劇社會貧富分化。未來,這項政策將如何影響美國消費金融市場、民眾整體福祉,值得持續關注,專家建議政府應同步推動醫療費用透明化與債務減免方案,避免財務風險集中於弱勢家庭。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美國醫療債務新政發威:數百億債務重回信用報告、破產風險激增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