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全球擴張,經濟增長放緩下的策略

權知道

權知道

  • 2025-10-31 17:31
  • 更新:2025-10-31 17:31
中國電商全球擴張,經濟增長放緩下的策略

根據顧問公司貝恩的報告,中國電商巨頭如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 Shop,已迅速掌控東南亞多國約半數的線上購物市場。報告指出,在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等地,中國的線上購物平台如Shein和拼多多的Temu,約占當地電商市場的50%。這顯示中國公司不僅在東南亞崛起,也在美國和巴西等地的線上商務市場中站穩腳步。

中國電商全球擴張,經濟增長放緩下的策略

儘管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中國公司仍加速全球擴張。報告指出,中國零售業的國際化進入新階段,並非因關稅而受阻。分析師提到,中國賣家在「線上購買力較低」的市場表現更佳。今年,阿里巴巴的淘寶將雙11購物節擴展到20個地區,這意味著這個全球最大的購物盛會不再僅是中國的現象,而是擴展到亞馬遜(Amazon.com)推動黑色星期五促銷的市場。

阿里巴巴國際業務增長,超越雲端業務

阿里巴巴的國際數位商務集團在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內,營收較前一年同期增長19%,達到347.4億元人民幣(約48.5億美元)。這一數字略高於公司的雲端業務,但仍遠低於阿里巴巴中國電商業務的1400.7億元人民幣營收,後者增長率為10%。與亞馬遜類似,商家可以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開設帳戶直接銷售產品給消費者。

金融科技助力,中國賣家海外銷售快速擴張

中國賣家海外銷售的快速擴張可從融資數據中看出。金融科技新創公司FundPark在一年多的時間內,為中國小型企業的海外電商業務提供了30億美元的貸款,這一數字此前花了公司六年時間才達成。FundPark獲得高盛和匯豐銀行7.5億美元的融資,並利用技術數據分析評估小型商家可借款的金額。該公司宣布籌集7100萬美元以支持其新的人工智慧工具,幫助商家應對關稅不確定性。

本土經驗助力,中國電商企業國際化

中國電商企業的成功部分歸功於在本土市場學到的經驗,包括直播、快速產品創新和高效物流。事實上,亞馬遜在2019年關閉了中國市場,因為面臨來自本土競爭者的壓力。中國龐大的市場提供了豐富的訓練場地。去年,中國電商市場的商品交易總額(GMV)達到2320億美元,是美國市場1050億美元的兩倍多。

東南亞市場潛力大,但挑戰仍存

在東南亞,印尼去年以620億美元的電商GMV成為最大市場,而泰國和越南各自錄得300億美元的GMV。菲律賓在2024年的GMV達到200億美元,而新加坡僅為85.5億美元。然而,中國玩家在每個市場的增長並非一帆風順。貝恩指出,在新加坡,阿里巴巴的Lazada失去了部分市場份額給當地的Shopee,而亞馬遜和沃爾瑪(Walmart)則在美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美國電商巨頭仍具國際影響力

儘管拼多多、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在中國市場佔據大部分份額,但美國市場的情況截然不同,非中國電商玩家約占95%的市場份額。美國電商巨頭也擁有龐大的國際影響力。亞馬遜在截至6月30日的季度中,北美淨銷售額達到1001億美元,國際銷售額為367.6億美元,顯示其在國內外的淨銷售額仍超過阿里巴巴。沃爾瑪在截至7月31日的季度中,報告顯示其美國線上銷售額達237億美元,海外銷售額為83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增長22%。

文章相關股票
權知道

權知道

我們重視「知」的權利 不惜抽絲剝繭、深入調查 只為讓投資人不錯過重要的投資訊息

我們重視「知」的權利 不惜抽絲剝繭、深入調查 只為讓投資人不錯過重要的投資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