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AI基礎建設支出創單季新高,帶動科技業加速轉型,市場憂成本與競爭加劇。
近期全球科技產業掀起新一波資本投資浪潮,AI基礎建設所需成本不斷拉高,尤其美國科技巨頭Microsoft(微軟,MSFT)單季AI基建支出衝上創紀錄的350億美元,震撼市場。此舉象徵業界巨頭為搶佔生成式AI商機,正大舉砸錢於資料中心、晶片採購及自動化系統,推動全球科技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微軟於9月季報中透露,2025年第三季在AI雲端與基礎設施的資本支出刷新紀錄,顯示Azure、Copilot等AI平台快速擴張。除微軟外,自Meta、Alphabet到NVIDIA(輝達,NVDA)、Amazon,各家科技龍頭也不斷增加AI投入,AI模型訓練成本及算力競賽已成企業營運主軸。以輝達為例,其AI晶片於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中需求爆發,被指為新世代數位經濟引擎。
然而,龐大資本投入也帶來財務風險與修正壓力,Meta指稱2025年資本支出將顯著增加,同時業內投資人憂心AI商機尚未完全落地而資本回收期過長,使科技股出現短線震盪。微軟和Meta近期股價皆受財報成本端攀升影響而下修。儘管Alphabet(Google母公司)在本季營收優於預期而逆勢走揚,外界仍對科技業大資本投入後的獲利結構轉型表示關注。
此外,晶片與半導體供應鏈也因AI應用爆發,面臨上游原料短缺與產能壓力重重。例如近日全球汽車及消費電子業都受到Nexperia半導體危機影響,進一步考驗AI產業基礎環境穩定性。
不過,專家分析認為,隨AI助力帶動雲端運算、數據分析與自動化應用普及,短線資本壓力或許難免,惟長線科技業仍有望憑智慧升級穩步推升獲利能力。反對意見則強調,若AI資本支出失控,甚至未能如預期創造新營收動能,恐拖累整體科技類股表現。展望未來,全球科技產業將迎來一場AI驅動的結構性資本競賽,能否成功轉化成本為競爭優勢,將成為美股科技巨頭下一階段決勝關鍵。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發表
我的網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