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美股近年持續表現不佳,主因並非僅政策環境,更與高成長AI產業能量交互影響,投資人面臨新選股抉擇。
近年ESG(環境、社會、治理)投資在美國市場表現持續疲弱,引發投資人重新思考資金配置策略。據知名財經媒體Kiplinger最新追蹤,Kiplinger ESG 20列表的平均年報酬僅4.3%,遠低於同期S&P 500的15.9%漲幅。資料顯示,只有六檔股票超越大盤指數,甚至入選ESG基金中僅有一檔能跑贏大盤,突顯投資績效困境。部分分析認為,ESG標的近兩年在高利率、供應鏈干擾等環境下普遍疲軟,而不僅源於美國政局或社群風向改變。儘管美國ESG投資氣氛冷卻,歐洲投資人卻逆勢加碼,今年第二季淨流入ESG基金高達86億美元,有效支撐全球相關資金活水。
究竟ESG投資為何難以回報高成長?一大挑戰在於部分賺錢機會因ESG條件被排除,投資人也往往為了追求社會責任與企業治理品質,犧牲了獲利表現。但近年AI(人工智慧)產業爆發,意外衝擊了ESG選股標準。例如,Kiplinger ESG 20榜單中竟有多檔AI股入列,包括微軟(Microsoft, NASDAQ:MSFT)和輝達(Nvidia, NASDAQ:NVDA)。微軟因承諾2030年達成碳負、水資源正向目標而入榜,Nvidia則憑藉董事會獨立性和薪酬制度被納入。不過ESG標準在選股上日趨模糊,例如AI巨擘雖然在管理和治理面有優勢,卻因龐大的運算能耗引發爭議,部分學者質疑其是否真正符合環境永續初衷。
政局變化也是影響ESG表現的重要外部因子。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美國ESG投資人面臨更大壓力,Kiplinger自2024年11月5日至2025年8月底期間追蹤報酬率僅3.7%,大幅落後S&P 500的14.3%。部分長期機構投資人認為目前屬短期恐慌,許多標的出現折價,反而可能成為撿便宜的契機。但美國外部風險與企業是否能維持原本ESG承諾仍充滿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部分AI龍頭企業正以自身治理實力及永續發展計畫嘗試打破ESG投資弱勢,如微軟積極推動低碳、綠能供應鏈。Nvidia則靠董事獨立性與透明薪酬激勵,維持市場正面形象。這一波AI能量推升下,相關企業開始尋求在ESG投資者眼中取得一席之地,有些資金因而轉向拜投科技創新與治理優勢兼備的未來型企業。
綜上所述,美國ESG投資面臨雙重挑戰:外部政策環境與產業實質回報。截至目前,AI科技龍頭憑藉創新力和企業文化正試圖突破ESG投資框架。隨著ESG標準與產業定義持續演變,投資人日益重視企業治理與獲利並重的選股邏輯,未來在永續與回報的平衡間將出現更多多元選擇,值得持續關注其資本流向與新一輪投資趨勢。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發表
我的網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