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在地緣政治與財報季交錯下,本週市場迎來多重考驗。雖然上週美股在波動中小幅收高,S&P 500 指數守住50日均線顯示技術面尚稱穩固,但信用市場的潛在壓力與中美貿易局勢再度升溫,讓投資人無法鬆懈。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三週,使得經濟數據釋出受限,週五將公布的9月CPI成為聯準會下週利率決策前的關鍵依據。
另一方面,第三季財報季進入科技股主場,包括特斯拉 (TSLA)、Netflix (NFLX)、Intel (INTC) 等重量級企業將相繼公布業績,成為評估AI、電動車與消費端動能的重要風向球。川普對中國祭出新關稅並暗示「不可持久」,市場高度關注是否引發更大貿易反制,引發資金避險轉向黃金與美債。本週在通膨數據、企業財報與地緣政治變數三重交織下,預期將是左右年底行情的重要觀察點。
📌 本週重大事件時程(台灣時間)
10/21(週一)
🧾 美國9月領先經濟指標
10/22(週二)
🎤 Fed理事Christopher Waller出席支付創新會議
🎬 盤後財報(台灣23日凌晨):Netflix (NFLX)、德州儀器 (TXN)、Philip Morris (PM)、Capital One (COF)、RTX (RTX)、Elevance Health (ELV)、Mattel (MAT)
10/23(週三)
🏭 盤前財報:AT&T (T)、IBM (IBM)、SAP (SAP)、Boston Scientific (BSX)、GE Vernova (GEV)
🚗 盤後財報(台灣24日凌晨):特斯拉 (TSLA)、科磊 (LRCX)、Thermo Fisher (TMO)、CME Group (CME)、Las Vegas Sands (LVS)、Hilton (HLT)
10/24(週四)
🏘 美國9月成屋銷售報告
🎤 Fed副主席Michelle Bowman赴參議院作證
📉 延後數據:初領失業金人數(截至10/18)
🏭 盤前財報:福特 (F)、T-Mobile (TMUS)、英特爾 (INTC)、黑石 (BX)、聯合太平洋 (UNP)、霍尼韋爾 (HON)、紐蒙特金業 (NEM)
🚛 盤後財報(台灣25日凌晨):Deckers (DECK)、Digital Realty (DLR)、Freeport-McMoRan (FCX)、Valero Energy (VLO)
10/25(週五)
📊 美國9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
📉 美國10月S&P製造/服務業/綜合PMI初值
🛍 美國10月密大消費者信心終值
📉 延後數據:美國9月新屋銷售
🏥 盤前財報:寶僑 (PG)、HCA醫療 (HCA)、賽諾菲 (SNY)、General Dynamics (GD)、Illinois Tool Works (ITW)
🧾 本週為Fed會議前靜默期,無官員發言安排
✅ 本週為財報高峰期,特別關注科技(特斯拉、英特爾)、消費(Netflix、寶僑)、防禦(可口可樂、HCA)及資本支出(科磊、霍尼韋爾)相關企業的財報指引與展望。

圖/Earnings Whispers
🔍 通膨報告將左右聯準會利率政策方向
週五登場的美國9月CPI通膨數據,將是聯準會下週會議前最後一項關鍵經濟參考依據。預期核心CPI年增將維持在3.1%,月增0.3%,若符合預期,將強化市場對於「不急於升息」的看法;但若數據高於預期,可能再次點燃市場對利率高原期延長的擔憂。由於近期聯準會官員多釋出鴿派訊號,並指出將關注勞動市場放緩與實體經濟壓力,此次CPI有望成為壓低長天期殖利率的催化劑,有利成長股與科技股走勢。投資人應關注通膨細項中的房租與醫療保健通膨變化,預示服務業成本壓力是否持續。
🔍 特斯拉、英特爾財報揭示AI與電動車未來動能
特斯拉 (TSLA) 與英特爾 (INTC) 的財報將牽動AI與電動車產業情緒。特斯拉預計將說明機器人、Robotaxi、自駕技術等進展,並回應近期降價壓縮毛利的市場疑慮。股價在連續反彈後,財報若未達預期,恐引發短線震盪。英特爾則在取得政府資金與與輝達 (NVDA) 合作消息後,股價大幅反彈,市場期待其在晶圓代工與AI晶片的轉型能有具體進展。兩家公司對半導體與車電供應鏈具有指標性作用,台廠如台積電 (TSMC)、穩懋 (3105)、祥碩 (5269) 亦將受牽動。
🔍 美中貿易角力升溫,政策風險再度升溫
川普近期針對中國稀土、黃豆與卡車進口釋出高關稅威脅,儘管其後稱政策「不可持久」,但市場已嗅到貿易衝突升溫的風險。北京對美國商品下達管制回擊,美中貿易戰氛圍回溫,使投資人轉趨保守,推升黃金等避險資產連9週上漲。若雙邊政策持續變動,恐影響供應鏈穩定,對科技股與工業股構成潛在壓力。投資人宜持續追蹤政策細節與受影響產業,例如電動車稀土、農業與晶片業等。
🔍 能源價格下滑,原物料與通膨壓力暫緩
油價連續三週下跌,布蘭特原油與西德州中質油(WTI)期貨分別下滑2.3%與2.8%,反映市場對供給過剩與中東情勢降溫的反應。OPEC+持續增產、海運儲油量創2020年以來新高,加上IEA預期明年將出現每日400萬桶的過剩供給,均壓抑油價。中國原油進口放緩亦加劇需求疑慮。油價回落可望舒緩通膨壓力,降低聯準會政策緊縮動能,對運輸、航空、化工與消費類股形成正向支撐。原物料股如埃克森美孚 (XOM)、雪佛龍 (CVX) 及新興市場原油ETF(如EEM)將面臨整理壓力。
🔍 美國信貸風險浮現,市場警戒升溫
雖然大型銀行財報整體優於預期,但次級信貸與區域銀行曝險問題逐漸浮現。包括First Brands與Tricolor相繼破產、Zions Bancorp對兩筆貸款提列虧損、西部聯盟銀行被爆捲入詐貸訴訟,顯示企業信貸風險累積。市場擔憂這些信用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Jamie Dimon 更警示「有一隻蟑螂,就可能有更多」。此情況導致市場資金流向美債,10年期殖利率一度跌破4%,推升VIX波動率指數。投資人應關注中小金融股與高收益債市場,避免過度曝險。
🔍 放大鏡評論
1️⃣ 財報與通膨利空未擴散,市場技術面仍穩固
上週S&P 500 指數守住50日均線,儘管盤中波動加劇,但整體技術面尚未轉空。通膨預期與信用事件雖短期壓抑情緒,但市場對經濟衰退仍未完全定價,投資人仍偏向逢低布局。黃金與美債ETF出現資金流入,但科技股仍具韌性,顯示資金輪動而非全面撤退。
2️⃣ 波動上升反映政策與地緣不確定性,避險需求升溫
VIX指數一度衝高至接近29後回落至22,顯示市場情緒仍不穩定。黃金連續上漲9週創新高、10年期美債殖利率短線跌破4%後反彈至4.08%,皆反映投資人同時尋找避險與回報平衡。預期中東地緣風險與美中貿易仍將主導短期風險偏好。
3️⃣ 操作方向:科技股逢低分批布局,防禦型資產控檔避險
✅ 短線方向:CPI數據若符合預期、特斯拉與英特爾財報正向,短線有利科技族群反彈。可布局 AI伺服器(亞馬遜 AMZN)、記憶體(美光 MU)、先進封裝(應用材料 AMAT)等。
✅ 中長線方向:防禦型資產仍具配置價值,如醫療保健(聯合健康 UNH)、民生消費(寶僑 PG)、穩健科技(微軟 MSFT)。美債ETF(TLT)與投資級債ETF(LQD)亦可搭配避險。另可觀察電動車供應鏈是否因特斯拉財報轉強,布局台廠相關個股如台達電 (2308)、貿聯-KY (3665)。
📍 台股延伸觀察:台積電法說後續效應待釐清
台積電 (2330) 財報後股價震盪,市場對AI動能前景仍抱觀望態度。若本週美科技股走勢穩定,有助於台股電子股止穩。建議投資人關注Q3財報成長股,如IC設計IP(創意 3443)、高頻高速(譜瑞-KY 4966)與金融股(玉山金 2884、中信金 2891),等待AI族群築底完成後第二波行情。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ASML EPS超預期、財測創高,股價能否挑戰前高?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