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高盛投行費用年增42%,回跌成布局窗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0-19 06:07
  • 更新:2025-10-19 06:07
【美股動態】高盛投行費用年增42%,回跌成布局窗

結論先行,基本面創高卻壓回,短線震盪不改中期多頭

Goldman Sachs(高盛)(GS)第三季營收創同期新高,投行費用較前一年同期勁增42%,反映IPO與併購動能回暖。然而股價在利多下回跌,周線下跌1.8%,最新收盤758.09美元、下跌0.97%。在基本面與產業循環同時轉佳、外部機構上調評等與目標價的背景下,短線回檔更像提供風險報酬具吸引力的進場機會,惟需留意費用上升與交易環境變數。

投行與交易雙引擎,營運重回攻勢

高盛的核心營運橫跨投資銀行、全球市場交易,以及資產與財富管理。其結構性優勢在於高端顧問能力、資本市場承銷與交易流動性的相互強化,能在發行熱度與波動加劇時雙向受惠。最新季度投資銀行費用年增42%,為營收創高關鍵,顯示企業融資與併購活動升溫。雖然費用高於預期,但在強勁營收與獲利支撐下,整體衡量金融機構的高層級指標優於市場預期。就產業定位,高盛屬投行龍頭陣營,競爭對手包括摩根士丹利與摩根大通等大型券商與綜合金融機構。隨著投行循環回升,高盛的顧問與承銷市佔有望受惠,並以資產與財富管理提供較穩定的費用收入,提升營運韌性。財務面細節如ROE、負債結構與流動性指標本季未於新聞中完整披露,但從營收與費用走勢可見營運效率回升,短期現金流與資本實力仍以大型國際券商水準運作。

買評升溫與目標價上調,利多消息密集

周內報告指出,高盛第三季創紀錄營收、投行費用跳增,惟股價在財報日不明原因走弱。投資俱樂部將評等上調至買進等級,並把目標價由750美元上修至850美元。評論指出,即便費用略高,強勁的營收與獲利已足以消化成本壓力,更重要的是投資人用以評估金融股的高層級指標整體優於預期。展望面,若IPO與併購在明年進一步改善,加上監管鬆綁提供尾風,高盛仍具上行空間。整體消息面偏多,但仍須關注交易環境若快速轉冷、監管或地緣政治衝擊等潛在變數。就同業訊號而言,Wells Fargo(富國銀行)(WFC)第三季亦優於預期,信貸損失提存較前一年同期下調至6.81億美元、呆帳核銷率降至0.40%,且資產上限解除後總資產突破2兆美元並上修中期ROTCE目標,顯示美國大型銀行資產品質與擴張能力正在改善,對整體金融類股評價具正向外溢效應。

IPO與併購循環回暖,監管鬆綁帶動投行量能

產業面來看,資本市場活動對利率、波動與風險偏好高度敏感。在市場波動可控、估值穩定與資金成本改善的環境下,企業債股發行與併購企圖心回升,直接推升承銷與顧問費用,對高盛屬結構性利多。新聞亦提到「監管鬆綁」為潛在尾風,有助於資本運用彈性與業務拓展。另一方面,富國銀行的快速擴張與資產品質改善,反映美國銀行體系韌性尚在,對投行與交易相關風險偏好形成支撐。風險則在於:若宏觀數據不如預期導致利率與波動急劇變化、企業信心轉弱,或監管環境再度趨嚴,均可能壓抑發行與併購量能,影響高盛高貢獻度的投行收入。

技術面回檔量能降溫,關注回測支撐後的續航力

股價面,高盛本週回跌1.8%,最新收在758.09美元。財報利多下的壓回,顯示短線獲利了結與市場對費用增長的消化過程。中期趨勢上,營收創高與投行循環回溫是最核心的股價驅動,外部機構將目標價上修至850美元,為中期多方提供參考錨。操作上,投資人可關注回檔過程中量能是否縮減、消息面是否延續(如大型IPO與併購排程增多),若量縮整理不破關鍵支撐,回跌區間可視為分批佈局機會。風險控管則聚焦三點:費用續增侵蝕利潤、交易環境突變造成承銷與交易收入波動、以及監管與政策不確定性。

整體評估

高盛第三季展現投行與營收動能的明確復甦,產業循環與政策尾風同步增強,疊加外部評等與目標價上修,基本面支持股價中期續行。短線回跌提供更佳進場風險報酬,但需嚴控費用膨脹與市場循環反轉之風險。對中長線投資人而言,逢回布局、耐心等待IPO與併購擴張帶來的業績再加速,仍是較具勝率的策略。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高盛參與阿根廷百億貸款洽談引發市場關注

【美股動態】高盛押注阿根廷四百億美元方案,風險回報拉鋸

【美股動態】美國關稅收入創新高市場反應複雜

【美股動態】高盛投行費用年增42%,回跌成布局窗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