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Dreamforce 2025聚焦AI與平台整合,Salesforce股價有救?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 2025-10-16 12:02
  • 更新:2025-10-16 12:02
【美股焦點】Dreamforce 2025聚焦AI與平台整合,Salesforce股價有救?

圖 / Shutterstock

Dreamforce 聚焦 AI 全面佈局,強調企業資料價值最大化

2025 年 Dreamforce 年會,Salesforce 以「AI 企業轉型引擎」為核心主題,展現其過去一年在 AI 佈局上的推進成果。最大亮點之一,是旗下 AI 平台 Agentforce 360 的全球發佈。這套平台整合了文字、語音與工作流程自動化模組,包含新推出的 Agentforce Voice,讓企業能以語音形式為客戶提供 AI 支援服務。

此外,Salesforce 也宣布與 AnthropicOpenAI 擴大合作,將其最新大型語言模型(LLMs)導入 Agentforce 平台,提升智能應答能力與語境理解深度,進一步強化企業用戶體驗。這項合作也凸顯 Salesforce 選擇不自研 LLM,而是聚焦在「AI 應用平台」的定位,與微軟、Google 採取不同策略。

另一個重點是資料治理與整合能力的升級。除了再度強調 80 億美元併購 Informatica 的戰略價值,Salesforce 在 Dreamforce 上也展示如何將資料整合、資料權限控管與 AI 模型部署進行原生整合,透過 Data Cloud 平台提升 AI 決策準確性與商業應用場景的可靠性。

這場年會讓市場清楚看到 Salesforce 正從「SaaS 軟體公司」逐步轉型為「AI-enabled 商業平台供應商」,並希望藉此重新啟動成長動能。

【美股焦點】Dreamforce 2025聚焦AI與平台整合,Salesforce股價有救?

 

管理層給出 2030 年超過 600 億美元營收目標,意圖重塑成長敘事

在 Dreamforce 的投資人簡報中,Salesforce 公布其 2030 年營收預測超過 600 億美元,明顯高於市場共識的 583.7 億美元。該預測未納入 Informatica 整併效益,顯示管理層對「核心業務的有機成長」有高度信心。

更具指標意義的是,公司預期在 2026~2030 年之間的年均成長率將重回雙位數以上。這與過去兩年低於 10% 的成長表現形成鮮明對比,象徵著 Salesforce 希望透過 AI、資料平台與企業整合服務開啟新一輪成長循環。

營收展望中亦提到:「我們已經走過了成長瓶頸期,並準備好進入下一階段的加速期。」這句話不僅是向投資人喊話,也試圖對市場傳遞「低谷已過」的訊號。

不過,這類財測屬於遠期預測,在目前總體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市場更傾向於觀察短期執行力,而非單憑未來承諾作為估值依據。

 

營收重回雙位數增長是扭轉股價頹勢的唯一解方

即使 Dreamforce 傳遞出強烈的成長決心,但市場反應仍相對保守。年初至今(截至 10 月),Salesforce 股價已下跌近 29%,相較之下,那斯達克同期則上漲了 17%。此落差背後反映的,不是對長期 AI 願景的質疑,而是對短期營收動能不足的失望。

過去 Salesforce 一直是市場上的成長股代表,但當其營收增速掉到個位數後,估值模型便會發生質變。換言之,若公司無法在接下來幾季內明確重返雙位數年增率,即使有 AI 與併購利多,股價也難有持續上漲空間。

為了穩定市場信心,公司宣布啟動 70 億美元股票回購計畫,這雖然有助於短期技術面支撐,但根本解方仍是:營收轉正、毛利提升、AI 變現。若 Agentforce、Data Cloud 與 Sales/Service Cloud 的交叉銷售能在 2026 前提升 ARR(年度經常性收入),市場才會真正回頭。

 

AI 實用性與產品整合仍是關鍵變數,Agentforce 商業化需更快落地

儘管 Agentforce 平台整合了多種 AI 模組,功能與潛力廣獲好評,但投資人更關心的還是:「有多少客戶願意付費使用?」分析師指出,Agentforce 的實際採用速度比預期慢,部分中小型企業對成本、導入流程仍有疑慮,AI 工具未必能立即創造正向投資報酬。

Dreamforce 雖展出多家大型企業導入案例,例如 FedEx、PepsiCo、Williams Sonoma 等,但目前 Salesforce 尚未公開具體的 Agentforce 使用訂閱數量、ARR 或平均單價(ARPU)。缺乏量化數據,讓投資人難以評估 AI 投資對營收的實質貢獻。

此外,相較於微軟或谷歌具備自研模型能力,Salesforce 採取的是「模型中立策略」——與多家 LLM 提供商合作並整合至自家平台。這雖可快速獲得技術支援,但也意味著對 AI 模型性能、成本控制的主導權較低。長期而言,這可能會在邊際利潤與 AI 成本上形成壓力。

 

Dreamforce 助攻氣氛回暖,但要翻身還是得靠營收加速成長

整體而言,2025 年 Dreamforce 成功地為 Salesforce 重塑了「AI 軟體平台領導者」的市場形象,產品佈局與資料整合方向具備策略清晰度。然而,對股價而言,這還只是第一步。

市場現階段的核心焦點,仍落在營收成長能否在 2026 財年前回到雙位數以上。只有當 Agentforce 與整體平台真正轉化為穩定且高毛利的 recurring revenue,Salesforce 才能脫離「成長失速」的評價區間,重新吸引長線成長型資金。

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接下來幾季的 AI ARR、平台轉換率與產品升級訂閱數據,這些將是判斷 Salesforce 是否進入新成長週期的關鍵領先指標。Dreamforce 已點燃轉型火種,真正的火焰,還需來自財報的強勁營收數字。

而今天是 Dreamforce 2025 為期三天活動的最後一天,Salesforce 及 Alphabet 兩家巨頭的執行長 Marc Benioff 及 Sundar Pichai 將參與論壇,投資人可留意其對 AI 發展的展望。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Dreamforce 2025聚焦AI與平台整合,Salesforce股價有救?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