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急速進化席捲印度IT外包產業,微軟Azure語言模型領軍,數十萬人面臨職位轉型危機,但產業正加速朝「AI工廠」蛻變,全球企業重塑營運模式。
近期AI技術爆炸性成長,正快速重塑印度IT外包業版圖。印度向來以低廉且具備英語能力的勞動力,成為全球企業客服、資料處理及技術支援的首選後台。但隨著AI驅動的自動化浪潮崛起,包括微軟(Microsoft, MSFT)Azure語言模型成為核心動力,越來越多公司正將客服與技術支援職位交由AI聊天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取代。LimeChat等新創表示,透過生成式AI代理人,企業已能削減80%的客服人力需求。由於每月只需投入約三名真人客服的成本,即可負責十幾人的工作量,大幅降低營運負擔,推升AI產業成長速度。2024年LimeChat營收已從兩年前的79,000美元暴增至150萬美元。
然而,這場自動化革命帶來的衝擊並非只是成本降低,還深刻改變了印度社會結構。根據知名人力資源公司TeamLease Digital統計,印度商業流程管理產業(BPO)一年僅新增約17,000個工作機會,遠低於2021至2022年的177,000個,顯示就業成長大幅放緩,多數原因來自AI全面導入。許多曾在客服領域服務的員工坦言,隨著AI取代基本應答工作,失業與收入不穩定狀況漸增。更有員工於節慶前夕被通知「已被AI取代」,不敢將事實告訴家人。
在技術層面,AI聊天機器人如LimeChat、Haptik亦進行高度語言及情境優化,用戶只需在Whatsapp或網站輸入簡單問題,便能獲得完整餐食建議、購物指引或產品比價資訊。此外,AI分流系統可自動判斷消費者情緒,將複雜或高難度問題轉交少量剩餘真人客服,提升解決效率。雖然大部分簡易詢問已被機器人覆蓋,調查卻顯示有78%印度消費者仍偏好真人互動,AI客服尚未完全取代人性關懷。
技術加速之餘,印度政府力推「激進自動化」政策,總理莫迪公開宣稱「科技改變工作型態,創造新職缺」。然而,部分產業專家及學者警告目前欠缺完整配套方案,不足以因應大規模職位轉型,主張必須建立更強社會保障及培訓機制。正如前Sun Microsystems共同創辦人Vinod Khosla近期預言:「所有IT服務在五年內都將被取代。」印度正站上「AI工廠」與「失業危機」交界點,競逐AI新經濟領導權。
未來五年,全球AI市場預估每年增長率達24%,規模上看410億美元。印度BPO產業如何藉此浪潮從「全球後台」蛻變為「全球AI生產基地」,既是產業革新契機,也是社會結構挑戰。企業需同步檢討成本與人力配置,政府則有責任推動轉型培訓與失業救助。技術進步不可逆,唯有掌握AI力量並因應人性需求,才能在AI浪潮下乘風破浪。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