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華通(2313)因低軌衛星相關業務的快速增長,引起市場關注。根據最新數據,低軌衛星業務已占華通營收的兩成以上,成為該公司除消費性電子產品外的重要獲利來源。法人預期,隨著AI基建、車用、機器人及智慧穿戴等產業對高密度電路板(HDI)技術需求的增加,華通的營運將持續受益。
低軌衛星業務助力華通營運
華通在低軌衛星領域的拓展,顯著提升了其營收結構的多元性。外媒報導指出,SpaceX的星艦(Starship)火箭近期成功試射,這對於整體太空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進一步提升了低軌衛星供應鏈的評價。法人分析指出,華通的低軌衛星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已占營收比重的兩成,預計全年將有顯著成長,這一趨勢將為公司帶來長期的利潤增長。
市場對華通的投資熱情提升
華通近期的股價表現也反映了市場對其未來營運的樂觀預期。權證發行商表示,投資人可考慮選擇價內外5%以內、有效天期80天以上的權證,以靈活參與華通的股價行情。然而,投資權證需承擔一定風險,投資者應謹慎操作。法人機構普遍看好華通在低軌衛星領域的發展潛力,並預期其在相關產業鏈中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未來關鍵觀察指標
未來,華通在低軌衛星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投資者應密切留意該公司在新技術應用和市場拓展方面的進展。此外,低軌衛星相關政策的變化及其對供應鏈的影響,也將成為影響華通股價的重要因素。隨著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華通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有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