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市場創新高、科技與中小企業題材強勢浮現;高內部持股和基本面佳的成長股成新寵,吸引全球資金目光。
近期歐洲股市強力反彈,STOXX Europe 6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科技族群領漲,同時利率下修預期為成長型與中小市值企業帶來新一波資金動能。隨著大型企業估值攀高,投資人目光逐漸移向具備自家高管高度持股、基本面穩健並有明顯成長潛力的中小型或未廣為人知的歐洲企業。這股風潮,預料將加劇市場對「新成長股」及「潛力股」的搶購熱度。
根據最新調查,北歐半導體領導廠商Nordic Semiconductor ASA (OB:NOD)以高達10.4%的內部持股率及40%以上年盈餘成長率脫穎而出。今年營運已轉虧為盈,在強勁的無線解決方案需求下,第二季銷售額達1.64億美金,淨利約1,014萬美金。近日又完成逾10億挪威克朗募資,倍增未來擴張力道。動物保健品企業Swedencare AB (OM:SECARE)則獲11.5%內部持股,年盈餘增速高達64.3%,營運橫跨歐美、產業趨勢正旺,且交易價格大幅低於公平值;LEM Holding SA (SWX:LEHN)在電氣參數量測領域具備29.9%的罕見高內部持股,雖面臨高負債及毛利下滑,但獲評未來3年獲利年增57%,顯示管理層與股東高度利益綁定。
另一攝資金流的,是基本面堅強但尚未被市場充分認識的「歐洲市場黑馬」。例如資產管理龍頭Evergent Investments (BVB:EVER)現金流充足、債務結構穩健,獲利品質優且股價處於低本益比,顯現極大補漲空間;契約工程巨頭AF Gruppen ASA (OB:AFG)過去一年獲利暴增179%,手握眾多新契約、不斷回購股票補強員工激勵計畫,現金水位壓過總債務,經營風險可控;糖果大廠Cloetta AB (OM:CLA B)本益比低於市場近五成,財務結構持續改善、獲利穩定提升,具備業績復甦動能。
歐洲高成長股與基本面俱佳的中小型企業成為近來資金新聚焦。高內部持股意味管理階層大幅與股東利益密切相連、公司策略更偏重長線成長而非短期投機。分析師也警示,雖多數企業有聲明其獲利及營運展望,但投資仍須注意企業債務水平或獲利波動等風險因素,並非每一家都能平穩成長。
綜上,在美股高科技族群如NVIDIA (NVDA)、Microsoft (MSFT)帶動全球科技熱潮之下,歐洲市場也正出現結構性轉變:中小企業、高成長股、管理層密切持股的企業已晉升為主流投資標的。展望後市,歐洲潛力股是否能延續創新高走勢,還需觀察全球資金動能及歐美利率政策變化。投資人宜審慎選股、關注企業自家持股動向及財報真實表現,才能掌握新一波歐洲成長股的紅利浪潮。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