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hera42以「科技版權利金」為主題,開創不稀釋股權的新型態資金路徑,對美股科技巨擘(NVDA、MSFT)未來創新與資本運作帶來全新想像。
在全球投資版圖悄然重塑的2025年,「權利金」投資模式逐漸滲透音樂、能源、甚至技術產業。新創基金Althera42表示,過往投資者習慣以購買股權或債務來賭注企業成長,但技術驅動型企業如今可望藉由權利金模式獲得新一輪資金活水,免除股權稀釋與剛性債務壓力,此舉恐徹底翻轉科技創新領域的融資邏輯。
Althera42由前BlackRock高層Caspar Macqueen及Round2 Capital創辦人Christian Czernich聯手打造,專注投資於歐洲及英美核心知識產權,領域橫跨AI、數據基礎設施、資安防護、軟體、機器人與健康產業。與傳統創投相比,此基金以「未來營收分潤」為交換條件,設計客製化合約收取固定比例技術公司營收,不介入企業管理與決策,資金需求年營收應在1700萬至1.17億美元間。Althera42首期目標募資3億美元,預期完成15至20筆交易,首波鎖定歐美及部分北美新創科技企業。
權利金模式顛覆了科技企業融資的慣例。基金方認為,現行模式讓技術研發、專利及軟體授權「可專門作為投資標的」,並複製音樂、藥品產業的穩定收入優勢,有望引領技術商業化成為資本市場新賽道。以美股為例,上市公司如Microsoft (MSFT)、Nvidia (NVDA)等AI、雲端、大數據龍頭,長遠來看也有機會參與權利金資金流,尤其在專利、軟體授權業務日益重要的時代。
此一模式不僅加速企業營運,也讓創辦團隊避免稀釋控制權。最大優勢是「將權利金轉化為具流動性的投資資產」,有助吸引追求穩定現金流的資本方,並提升知識經濟體系下企業估值。大型投資業者如Blackstone、KKR已在能源及音樂領域斥資數十億美元;Althera42期望藉由知識產權與技術授權開創類似規模的新市場據點。
然而,權利金投資仍存在挑戰,包括如何衡量技術授權價值、協議設計的複雜性及潛在法律糾紛。部分業界人士憂慮,若技術失敗或市場結構更迭,投資回收難度也將提升。但隨著軟體、AI、專利授權逐漸成為主流現金流來源,資本市場正高度關注這一新型態機制的推廣。
整體而言,科技權利金若能複製音樂、製藥產業的長期穩定現金流優勢,未來勢必成為AI、生技、雲端運算等領域的新融資主流。美股大型科技公司將有機會透過此資本模式進行研發、授權和商業模式創新,全球創新競局版圖正在重塑,投資人需密切注意技術權利金的商業化進程與相關法規動態。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