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輝達AI熱未退,牛市續航二至四年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0-04 06:16
  • 更新:2025-10-04 06:16
【美股動態】輝達AI熱未退,牛市續航二至四年

AI牛市仍在前半場,輝達依舊是核心持股

市場焦點回到多頭周期的續航力。資產管理公司Intelligent Alpha共同創辦人Doug Clinton指出,AI多頭行情至少還有二至四年可走,帶動生成式AI基礎設施與應用鏈的資本支出持續開閘。在此脈絡下,NVIDIA(輝達)(NVDA)仍被視為生成式AI算力的首要受益者,與Microsoft(微軟)(MSFT)、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台積電)(TSM)一起構成其大型權值股的核心持股組合。Clinton強調,即使估值階段性偏高,投資人仍會追求對推動AI革命的公司保持曝險,因為營收與獲利仍有上行空間。

與關鍵客戶綁定加深,千億美元傳聞引爆討論

近期市場圍繞輝達與OpenAI潛在合作與投資的傳聞甚囂塵上,金額規模被討論為可達千億美元等級,成為「泡沫或開端」的分歧焦點。雖然相關安排未獲公司正式證實,但若大型AI服務商持續擴張自有或合作的推理與訓練算力,輝達在高效能GPU、網路互連與軟體生態的整體解決方案優勢可望進一步被放大。對投資人而言,這類長約或深度合作若落地,將有助提升能見度並鞏固未來數季的出貨節奏與價格權。

雲端巨頭擴張AI基建,技術真實價值支撐長線

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直言AI確有泡沫成分,但技術本身的價值同樣真實,且將廣泛提升企業品質與生產力。Amazon(亞馬遜)(AMZN)持續加碼資料中心、AI服務與自研晶片,以滿足雲端客戶需求。從產業面觀察,雲端服務商的資本支出週期、企業導入生成式AI的回本期與生產力紅利,形成對算力的結構性需求,提供輝達中長期的需求穩定器。即便雲端客戶發展自研晶片,短中期在廣泛框架相容性、開發者生態與性能密度方面,輝達仍具優勢。

地緣政治掣肘出貨節奏,中東訂單卡關待解

華爾街日報報導,輝達對阿聯酋的大額AI晶片供應案已延宕數月,關鍵在於美方審批與對當地投資承諾的談判仍在進行。對輝達而言,全球需求強勁但出口規範與地緣政治的變數,將持續影響區域出貨節奏與產品組合。公司先前已在中國市場面臨規管限制,本次中東進度再度提醒投資人,供需之外的政策軸線,同樣是本輪AI設備週期的關鍵影響因子。不過在雲端龍頭與美歐日企業端需求支撐下,整體營運動能仍具韌性。

獲利動能仍強勁,估值爭議成為現階段主因

在財務面,市場共識仍認為輝達保持高獲利體質與現金創造力,惟爭議焦點轉向估值。根據Seeking Alpha定量評等,輝達獲利能力獲A+評級,但在估值因子上受限,整體量化評等為Hold、分數3.5/5。華爾街覆蓋的賣方分析師中,多達59位給予買進或以上評等,僅4位為中立、1位建議強烈賣出,顯示機構端對長期護城河與成長前景仍偏正向。多數觀點指出,在護城河與成長驅動未變的前提下,高本益比可被較長的成長週期所支撐,但短線波動會隨估值敏感度升高而放大。

產業需求廣度擴大,輝達護城河短中期可維持

AI運算從訓練擴散至推理、邊緣與業務流程嵌入,需求不再侷限於少數科技巨頭,企業IT預算正向AI傾斜。輝達在GPU算力、網路互連、系統整合與CUDA軟體生態上的縱向整合,形成難以複製的壁壘,縮短客戶導入時程並提升整體擁有成本效率。隨著生態建立的鎖定效應增強,產品升級與平台擴張帶來的交叉銷售機會,支撐營收與毛利率結構。潛在的競爭包含雲端自研晶片與同業加速器方案,但在工具鏈成熟度與開發者資源上,輝達仍具先發優勢。

股價自高檔震盪,仍明顯跑贏大盤

盤面上,輝達周五收在188.89美元,下跌0.67%,年初至今累計上漲逾41%,明顯優於標普500指數約15%的漲幅,近一個月亦上漲約9%。近期消息面交織估值與政策兩大變因,股價呈區間震盪但仍在中期上升趨勢內。投資人可留意量能變化與後續法說財測指引,一旦雲端資本支出展望維持擴張,股價下檔支撐可望增強;反之,若出口審批不確定性升高,短線波動可能放大。

短線雜音不改長線邏輯,財測與資本支出將定錨走勢

觀察下一步,市場將以兩大里程碑定錨基本面與評價,一是大型雲端與AI服務商的新一輪資本支出節奏,二是輝達在資料中心產品組合與新平臺的供應能見度。若關鍵客戶擴產企圖未變,並配合公司在供應鏈的擴充與新產品交付,營收與每股獲利具備續創高的條件。政策面若有正向進展,將有助緩解區域性需求不均的擔憂。

投資結論以攻守兼備,逢回布局並留意三大變數

整體而言,AI多頭週期仍處上半場,輝達在算力與生態的主導地位未變,產業長線敘事完整,股價拉回提供逢回布局的機會。策略上維持核心持股思維,同時密切關注美國出口與審批規範的邊際變化、與OpenAI等關鍵客戶合作的實質落地與雲端資本支出強度、以及估值壓縮與利率變動對風險偏好的影響。只要資本支出周期不失速且政策變數可控,輝達的營收與獲利彈性仍有望驅動股東報酬在未來二至四年間維持優勢表現。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輝達六連漲逼新高,台積供應無虞

【美股動態】Tariff升溫,美股估值重估

【美股動態】Unemployment牽動降息押注,美股定價關鍵落在9月失業率

【美股動態】輝達AI熱未退,牛市續航二至四年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