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輝達, NVDA)的CEO黃仁勳提出了每GW收入500億美元的雄心勃勃預測,然而Barclays的分析師對此提供了更為現實的檢視。Barclays在其報告中將輝達的目標股價調升至240美元,並揭示其AI容量追蹤器,估計AI相關支出計畫超過2兆美元。
輝達仍具吸引力,Barclays計算顯示
Barclays指出,每GW的AI電力花費約為500億到600億美元,其中65%到70%用於「計算與網路」。此計算得出每GW計算相關支出約為325億到420億美元,並強調390億美元是此範圍內的重要數字(即600億美元總支出的65%),這使得輝達成為該領域最具吸引力的公司之一。
Barclays分析較保守,與黃仁勳的樂觀預測相比
儘管Barclays的分析較為保守,但輝達的CEO黃仁勳的預測更為樂觀。他的「黃氏數學」指出,1 GW的AI工廠總成本為600億到800億美元,其中「計算成本」—輝達的潛在收入—高達400億到500億美元。這兩種預測幾乎不重疊,顯示出預期上的基本差異。黃仁勳先前表示「每GW約為400億至500億美元」,強調該公司瞄準的龐大市場機會。
AI工廠成本預測引發質疑
這些天文數字的預測引發了市場的質疑。著名的空頭投資人Jim Chanos指出,黃仁勳對AI工廠的成本估算「遠高於許多AI資料中心公司目前告訴投資人的數字」。這樣的批評為該產業的爆炸性成長敘事投下了一層財務現實的陰影,投資人需在銀行的樂觀分析與CEO更為宏大的願景之間做出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