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各州、國際政策與企業動向齊聚,推進比特幣作為國家戰略資產;公私部門的持有策略,正快速重塑金融格局。
近來,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重啟成為比特幣儲備州的立法計畫,正式將House Bill 4087提交至政府運作委員會,倘若法案過關,將允許州政府動用最高達10%的公共資金來配置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消息一出,密西根州順勢加入德州、紐罕布夏州、亞利桑那州等早期試點行列。此舉不僅牽動州政府間競爭,也激勵伊利諾、俄亥俄及賓州等地檢討自身的數位資產配置,防止落後全美近30個正研議同類政策的州份。
在聯邦層級,美國眾議院已於八月推進法案,要求財政部徹底研究建立國家比特幣儲備的可行性,聚焦於資產保管、網路安全及會計規範。這波政策推力遍及國界,菲律賓剛推出有高達20年封存期的比特幣國家儲備方案;巴基斯坦則宣布於2025年成立政府牽頭的「戰略比特幣儲備」,融入長期能源規劃與吸引投資。值得注意的是,薩爾瓦多除了持續加碼比特幣,還開始佈局黃金等多元國家儲備。
在產業面,K33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目前有25%公開上市的比特幣財庫公司,股價已低於其所持比特幣市值,顯示企業財庫策略與投資人信心出現明顯落差。以MicroStrategy(MSTR)為首的大型企業仍維持溢價,但多数中小型持幣公司(如Semler Scientific、Twenty One等)因融資壓力及增發稀釋,股價持續低於資產淨值。自4月以來,財庫公司淨值倍數(NAV倍數)由3.76急降至2.8,9月更出現2025年內最低的單日增持量。
雖然企業儲備熱潮暫時降溫,但現貨ETF及散戶力量正逐步填補需求缺口,帶動比特幣市場活躍。部分批評者指出,隨著幣價站穩高檔,政府機構若選在此時大舉進場,將面臨高位買進的風險。但支持者則強調,比特幣作為長期金融避險資產及技術創新的象徵,能協助各國提升金融韌性與吸引年輕世代。
整體來看,公私部門的虛擬資產戰略已然蔚為全球趨勢。美國各州及國際政府主導下,未來比特幣等加密資產將愈加深度嵌入金融基礎建設。隨著政策細節、監管標準和資產配置策略持續演進,全球數位金融版圖勢必大幅重塑;但如何平衡價格波動與長期儲備安全考量,仍是各界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