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因AI及利多政策爆發,美股標普與那斯達克刷新紀錄,半導體、雲端與AI領域成焦點,但高估值與利率風險值得警惕。
美股科技巨頭近日再度引領大盤創下新高,尤其是AI題材爆炸式成長,再加上聯準會(Fed)釋出寬鬆訊號,推升整個科技板塊。業界領袖如Nvidia(NVDA)、Microsoft(MSFT)、Alphabet(GOOG)及半導體ETF齊步向上,市場氛圍轉向積極,風險偏好大幅提升。
聯準會最新降息後,市場所反應的不僅是利率降低,更將焦點放在未來政策走向。知名對沖基金Appaloosa Management創辦人David Tepper明確表態,「不要對抗聯準會」,隨著利率展望偏向寬鬆,科技股成為吸引資金的主要標的。根據多家金融機構,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及Citi,預期未來數月將持續降息,進一步吸引風險資產流入。
在產業層面,Nvidia宣布將投資50億美元於Intel,協同開發資料中心與PC產品,展現半導體業整合並加速AI應用落地的企圖心。此外,Alphabet(GOOG)將旗艦AI工具Gemini直接嵌入Chrome瀏覽器,並同時布局Google Docs、YouTube與其他生產力服務,企圖打通企業級應用商機,鞏固在AI協作工具市場的領先地位。
半導體板塊不只有明星公司火熱,Applied Materials(AMAT)雖因中國曝險及自由現金流下滑而遭分析師下調展望,但整體板塊受惠AI資本支出與雲端資料處理需求,VanEck Semiconductor ETF本週上漲超過3%。此外,Accenture(ACN)與Colgate-Palmolive(CL)因評價下滑獲得分析師青睞,顯示部分傳統大型股在成長放緩同時,仍具備穩健派資金的配置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評價仍偏高,估值水位讓專業投資人感到憂慮。David Tepper警告,雖然短期有「建設性」走勢,但高本益比與風險資產集中、若經濟或就業數據突然逆風,回檔壓力不容忽視。多位經濟學家分析,近期勞動市場走弱,若進一步衰退,聯準會恐加快降息腳步,但也可能引發企業盈利下修、科技板塊波動加劇。
總的看來,今年AI、半導體到雲端服務連動,美股科技板塊展現高成長力道,聯準會政策助攻下短線可望續強,但投資人需審慎衡量高估值與未來經濟風險,隨時留意政策及市場突變,以穩健策略因應多變的美股行情。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