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快訊】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摘要和看法
微控制器(MCU)市場供給持續吃緊,國際IDM大廠在2022年交期仍沒有縮短跡象。法人圈傳新唐(4919)由於供給吃緊及成本上漲,在12月調漲報價,預期綜效可望在2022年第一季反應,屆時新唐營運將可望繳出淡季不淡的成績單,且第二季
搜尋
【投資快訊】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摘要和看法
微控制器(MCU)市場供給持續吃緊,國際IDM大廠在2022年交期仍沒有縮短跡象。法人圈傳新唐(4919)由於供給吃緊及成本上漲,在12月調漲報價,預期綜效可望在2022年第一季反應,屆時新唐營運將可望繳出淡季不淡的成績單,且第二季
【投資快訊】BMC晶片漲價 信驊新唐樂翻
摘要和看法
資料中心市場持續高速成長,使伺服器主機當中必備的遠端管理晶片(BMC)需求持續升溫,且近期又有晶圓代工漲價因素,供應鏈傳出,BMC晶片價格將在12月上調雙位數水準。法人看好,信驊(5274)、新唐(4919)等BMC供應鏈後續業績可望
【投資快訊】新唐全新BMS IC 搶搭電動車
摘要和看法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4919)旗下日本新唐(NTCJ)推出第三代新款車用電池管理系統(BMS)IC,目標鎖定電動車、混合能源車等需要搭載鋰電池系統的車輛。法人指出,新唐收購的NTCJ過往在車用市場就有亮眼表現,未來有望藉此擴
【投資快訊】新唐 前三季獲利三倍奉還
摘要和看法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4919)公告第三季財報,單季歸屬母公司淨利6.42億元,每股淨利1.56元,累計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8.52億元,大幅超越2020年全年水準,相較2020年同期大幅成長299.8%。法人看好,新唐2021年
【投資快訊】客戶庫存調整 盛群:Q4訂單仍供不應求
摘要和看法
微控制器(MCU)廠盛群第四季由於有中國長假及限電影響,預期將出現訂單遞延效應,且訂單仍舊呈現供不應求狀況,2022年產能可望再增加個位數水準,推動出貨動能續增。(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盛群累計2021年前三季合併營
日本車用 MCU 龍頭大廠瑞薩電子 (Renesas)(6723-JP) 於 29 日表示,計畫在 2023 年之前、要將車用 MCU 等的供給能力從 2021 年的水準提升 5 成以上。瑞薩近年來在設備投資方面、每年約投入 200 億日圓,在 2021 年突破 800 億日圓,在接下來的 2022
繼續閱讀...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昨日表示,2021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 5,509 億美元,成長率 25.1%;展望 2022 年,預估全球市場規模將達 6,065 億美元,成長率 10.1%。其中,新興應用發展將驅動半導體元件的長期需求,不過在製造、封測產能滿載之下,預期晶片市場供需失衡要到
繼續閱讀...【投資快訊】MCU價續漲 新唐Q3獲利加分摘要和看法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4919)在併入日本新唐(NTCJ)子公司營運後,營運正逐步發揮綜效。法人指出,由於新唐、NTCJ等MCU漲價效益持續發酵,因此即便在非MCU旺季的第三季當中,新唐營收仍有機會挑戰與第二季持平,且進入2022年在日
【研究報告】新唐 (4919 ) 漲價效應、子公司營運優於預期,2022年會更好
【公司簡介與重點】
結論:
由於晶圓代工與封測產能不足,尤其是晶圓代工供不應求恐延至2023年方有望舒緩,由於新唐擁有晶圓產能支應自身需求,因此較同業IC設計廠具備產能優勢,在NTCJ的合併綜效逐漸浮
【投資快訊】MCU接單滿載 新唐、凌通旺到明年
摘要和看法
晶圓代工、封測產能將一路滿到2022年下半年的效應之下,成熟製程生產的微控制器(MCU)產品也一路看缺到2022年。供應鏈指出,全球IDM大廠交期延長到半年以上情況下,使MCU訂單大幅流轉至台灣,目前台灣MCU廠2022年上半年
選擇分類: | (新增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