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推動企業永續報告規範與人權盡職調查,帶動零售、時尚等大型企業加快供應鏈改革,並反映於投資策略與產業競爭力。
歐盟近期接連通過多項企業永續相關法案,引發全球零售與時尚產業的新一波供應鏈改革風潮。美國證券監管機構也發出評論,強調歐洲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規範對美企投資成本帶來的壓力。根據歐盟最新訂定的《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CSDDD),大型企業須就其供應鏈是否涉入強迫勞動或環境破壞進行查驗。雖然法案最後為爭取各成員國支持而有所放寬,但上路後仍將對國際品牌產生深遠影響。
面對新規範推動,歐洲時尚與零售龍頭Asos與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ITF)共同簽署人權盡職調查協議,正式將工人權益與永續目標納入企業治理。Asos承諾不僅在直接運營內部落實人權原則,更擴大至合作品牌與全球供應商,涵蓋倉儲、運輸及分銷環節。ITF將協助Asos辨別潛在風險、制定改進計畫,並推動建立以工人為中心的監管機制,確保人權侵犯事件能透過集體協商獲得補救。Asos執行長José Antonio Ramos Calamonte表示:「這項協議讓我們不僅保護自己的運營,也能推及整個供應鏈的工人,提升韌性,並創造正向改變。」
隨著歐洲永續報告與人權盡職規範逐步實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Paul Atkins也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議上表態擔憂,認為歐洲法律設計太具指示性,可能增加美企負擔並間接將成本轉嫁於投資者與消費者。部份歐洲法令近期雖有所鬆綁,但美方仍主張應以促進自由企業為核心,減輕企業行政報告壓力。
從產業角度而言,全球時尚零售巨頭除需加快供應鏈透明化外,還須面對勞動、環境、人權、永續治理的多重挑戰。像是Asos引進TrusTrace供應鏈追蹤平台,強化風險控管與合規,赫然成為新世代永續典範。另一方面,歐洲法案的推展也促使美企重新評估跨國投資與業務布局,增加對合規與社會責任的關注。
評論指出,企業早期布局ESG可望降低未來風險並增強品牌競爭力,但批評者擔心高標準可能提升成本、妨礙企業成長。部分美方人士要求歐洲聚焦經濟成功而非額外擔保社會目標。不過,全球供應鏈高度互聯,永續與人權已成為國際企業不可逃避的新課題。
展望未來,隨著各國永續規範日益並軌,零售、時尚等大型企業若能積極導入人權與環保標準,將在全球市場爭取到更多消費者青睞;而在多重監管環境下,如何平衡合規、防範成本外溢,並維持企業盈利,成為產業領袖必須直面的新挑戰。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