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IPO熱度走升,加密題材推動定價上修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9-09 21:13
  • 更新:2025-09-09 21:13
【美股動態】IPO熱度走升,加密題材推動定價上修

【美股動態】IPO熱度走升,加密題材推動定價上修

IPO動能轉強,加密概念領跑新股市場

美股新股熱度顯著升溫,加密題材成為短線領跑者。穩定幣發行商Figure Technologies(FIGR)在正式掛牌前上調承銷價區間並擴大發行股數,顯示散戶與部分動能資金對加密相關資產的需求回暖,市場風險偏好同步提升。對台灣投資人而言,這波熱度不僅牽動加密生態鏈公司評價,也有望擴大IPO名單與資本市場籌資規模。

定價區間與發行規模同步上修反映超額認購跡象

根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消息,Figure正考慮將IPO價格區間由每股18至20美元上調至20至22美元,並把發行股數自約2600萬股增加至3150萬股,募資規模上看約6.93億美元,較先前規劃的5.26億美元顯著放大。公司先前目標估值約41億美元,若最終以較高區間定價,估值與籌資額都可能進一步抬升,但最終定案仍視訂單簿與市場走勢變動而定。

加密題材買盤升溫推動首日交易焦點

市場消息指出散戶近期對加密相關標的買盤積極,帶動承銷團提高發行條件。Figure預定於那斯達克以代號FIGR掛牌,首日表現不僅是加密鏈與區塊鏈題材的即時溫度計,也將影響後續科技新創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定價參考,若開盤走強,可能引發同族群公司加速遞件與定價上修。

穩定幣商業模式受利率循環高度影響

穩定幣發行商的核心收益多與準備金配置的現金與美債利息相關,當美國利率維持高檔,利息收入對營收與毛利率具顯著貢獻;一旦市場預期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利差收斂可能壓縮獲利。但若穩定幣流通規模持續擴張,交易需求與生態應用成長,仍可部分沖淡利率下行衝擊。投資人評估估值時,需同時考量利率路徑與市占變化。

監管法規推進節奏仍是估值最大變數

美國穩定幣立法仍待國會推進,監管權限在證券與商品監理機構之間的劃分尚未完全明朗,州級監管要求亦可能提高合規成本。法規清晰度提升有助降低風險貼水並擴大機構採用,但任何監管緊縮或執法動作都可能放大波動。監管進展因此會直接反映在承銷折價、鎖定期安排與次級市場風險溢酬上。

加密生態鏈個股表現回暖支撐新股情緒

近期加密生態鏈相關標的交投活絡,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COIN)、比特幣礦商Marathon Digital(MARA)與Riot Platforms(RIOT)、商業智慧軟體商MicroStrategy(MSTR)等受資金關注度提升,有助新股承銷評估同業比較倍數與投資人需求曲線。雖然漲勢可能伴隨高波動,但族群整體走勢回暖,對Figure等新股的訂價談判形成正向助力。

新股市場窗口回暖但個股走勢分歧仍存

新股供給面近月逐步開啟,社群平台Reddit(RDDT)、資料中心互連晶片商Astera Labs(ALAB)、雲端資安服務商Rubrik(RBRK)等指標案例顯示,科技與高成長題材能吸引資金,但上市後走勢分歧,加深投資人對定價區間、釋股節奏與基本面能見度的要求。Figure上調定價雖反映需求強勁,仍需留意估值承受度與後市表現的落差風險。

資金面與技術面條件提供短線支撐

在波動率偏低與風險資產情緒改善的環境中,新股首日交易更易出現動能跟風。若加密資產價格維持在關鍵均線之上且量能配合,通常有利相關題材的承銷與開盤表現;反之,一旦大盤拉回或利率預期轉鷹,動能資金容易收斂,使高估值題材面臨獲利了結壓力。短線交易需緊盯量價與期權隱含波動的變化。

產業外溢效應將擴散至券商與交易平台

成交活躍度上升可望帶動券商與平台端受惠,線上券商Robinhood(HOOD)與加密交易量能相關的生態服務商有機會受惠於新股熱度與加密成交增加。若Figure掛牌順利,後續加密基礎設施、支付清算與鏈上金融服務業者的申請與估值參照將更具說服力,形成正向迴圈。

風險控管需留意鎖定期與超額配售機制

新股掛牌後的市場穩定措施與承銷分配機制,包含超額配售權與穩定操作,將影響短線價格彈性與籌碼結構。對散戶而言,鎖定期到期前後常見的供給變化與內部人持股動向,是判斷中短期風險的關鍵觀察點。定價上修與擴量固然代表需求強,但也意味估值緩衝區間縮小,破發風險不容忽視。

估值框架需貼近現金流來源與合規成本

評估穩定幣發行商的關鍵在於準備金利息收入的敏感度、資產配置與風險控管、用戶增長與錢包活躍度,以及法規合規所需的人力與資本支出。相較傳統金融科技公司,穩定幣業者的營收結構對利率與市占變化更敏感,估值倍數宜與可持續性的自由現金流相呼應,而非僅以題材紅利推估。

市場基準與相對表現提供投資節奏參考

追蹤Renaissance新股ETF(IPO)與大型科技指數的相對強弱,有助判讀新股偏好是否擴散至更廣的產業層級。當新股指標相對大盤走強且成交量同步放大,通常代表風險承擔意願上升,承銷案更易獲得正向迴響;相反地,量縮價弱提示需保守看待定價上修案例。

投資策略以分批布建與事件驅動為主

對台灣投資人而言,參與高熱度IPO宜採分批與小部位策略,並設定明確的停損與停利區間。短線關注催化包括最終定價結果、首日換手率、承銷商穩定操作強度與公司後續對外溝通節奏;中線則追蹤法規推進、利率走向與用戶指標。若短線波動放大,可考慮以同族群既有上市公司作為對沖或替代敞口。

結論回到風險偏好與基本面落地的平衡

Figure本次上修定價與擴量,凸顯加密題材在資本市場的再度受寵,但能否轉化為可維持的基本面與現金流,仍取決於監管框架、利率環境與生態擴張速度。在風險偏好回升的階段,IPO表現往往凌駕基本面;而在波動回來之際,現金流與合規能力將重新主導評價。投資人在追逐機會的同時,更需堅守紀律並動態調整部位。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近期IPO市場活躍投資人情緒高漲

【美股動態】IPO熱度回升,關鍵案測試風險胃納

【美股動態】IPO市場熱度持續吸引投資人關注

【美股動態】IPO熱度走升,加密題材推動定價上修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