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百萬年薪族占極少數,卻有逾六成持續背負信用卡債,通膨、醫療開銷及生活習慣造成財務壓力,財務管理與預防債務惡化成為高收入族群重要課題。
在高收入族群的想像中,財務自由往往與高薪劃上等號,然而最新BHG Financial調查卻打破這一迷思:62%年收入超過30萬美元的美國人持續累積信用卡債務。美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這群年薪破30萬美元的菁英僅占全人口2%,而25萬美元以上的家庭也不過佔10%。但即便如此,財務風險及債務問題依然普遍存在。進一步分析原因,最大元兇之一是「生活膨脹」:隨收入提升,住房、汽車、旅遊等消費同步成長,帶來更高稅賦、房貸與社交壓力,令支出急速升高。加上美國信用卡普及與輕易取得,自然成為高薪一族應急或消費的便捷工具。另一方面,通膨壓力與突發開銷也是債務加劇的重要因素。聯邦儲備局數據顯示,23%成年人去年因醫療支出面臨重大未預期支出,15%-18%承擔醫療債務。即便有保險,手術如骨科治療平均需自付2700至3200美元,隨著醫療費用年年上漲,高收入者也難逃資金壓力。去年7月美聯社調查發現逾半美國人對於食品價格焦慮,僅14%表示完全不在意。市場波動亦對資產帶來不可忽視的衝擊。2020年疫情初期股市重挫,家庭資產中位數損失1750美元,平均損失超過3萬美元,資本縮水甚至迫使高薪族動用信用卡或儲蓄應急,投入教育、房屋改裝或旅遊等規劃被迫中斷。財務風險指標之一是債務/收入比(DTI)超過35%,以及信用卡利用率超過30%,將影響信用分數並墊高利率成本,高收入者若同時踩兩條紅線,面臨再融資、整合債務等選項將更為有限。整合高息債務為低利個人貸款是改善方案之一,但僅靠合併債務並不足以徹底解決。除了精確建立預算、減少不必要開支,定期補充緊急備用金、抗拒生活膨脹誘惑才是維持財務健康的根本。美國高收入族因此必須正視潛藏的債務危機,調整資產配置策略,才能免於財富自由泡沫化,真正邁向長期穩健的經濟生活。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