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市「可負擔度崩潰」:傳統貸款規則失靈,年輕買家壓力空前!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8-21 18:00
  • 更新:2025-08-21 18:00

美國房市「可負擔度崩潰」:傳統貸款規則失靈,年輕買家壓力空前!

房屋貸款可負擔標準大幅偏離現實,美國多數都會區家庭難以遵循「28/36法則」入主新居,讓一代人陷入住房夢碎危機。

美國房市近來出現前所未有的「可負擔度崩潰」現象,傳統認定的貸款門檻與家庭財務標準已大幅失靈。根據Realtor.com六月分析,全美僅三個大都會區符合「房屋開支不可超過收入三成」的理想標準,這意味著高達47個主要都會區的家庭,根本難以負擔當地房價。對於有意購屋者,向來被奉為圭臬的「28/36法則」(即房屋支出不得超過月收入28%,總債務佔比不超過36%)如今已不再適用,許多業界專家警告,若仍以此作判斷,恐難買到理想住宅。

美國房市「可負擔度崩潰」:傳統貸款規則失靈,年輕買家壓力空前!

過去,許多消費者依賴房貸計算器與信用分數評比,作為是否進入房市的指標。但現實是,美國各大貸款業者與Fannie Mae、Freddie Mac等政府機構,已普遍接受更高的債務收入比,最高甚至可達45%至50%。這讓部分家庭在高負擔下也能撐起房貸,卻同時加劇財務壓力,購屋成為長期負擔。更低的自備款門檻亦帶來風險,FHA貸款最低自備款僅3.5%,更讓低收入者成為房市的高風險參與者。

房屋可負擔度下滑最重要的原因,來自過去幾年高漲的房價與利率。Cotality首席經濟學家Dr. Selma Hepp直言,2024年美國房價雖較去年上升,但漲勢放緩,部分市場已出現下修,不過根本難以追上收入成長。Realtor.com的數據顯示,目前僅28%的房屋符合理想家庭可負擔標準,主因仍是貸款利率居高不下,以及近年來美國薪資成長停滯,高通膨壓力持續。

事實上,許多消費者已轉而追求最低貸款利率與低自備款貸款方案,但伴隨的是長期高負債與信用壓力。一份模擬指出,年薪10萬美金僅能挑戰30萬元到50萬元間的房源,若自身有多筆債務,甚至只能購買中低價位住宅。專家提醒,雖然金融機構願意放寬貸款標準,但不代表長期財務安全,建議消費者務必細算自身現金流、負債及未來收入變動。

展望未來,美國房市想要回復可負擔度,除了期待聯準會(Fed)降息外,房價與薪資結構的根本調整將是關鍵。只有在低利率、持續增薪及市場庫存改善等條件下,新世代家庭才能真正實現購屋夢。但在目前高利率及房價難回調的現實下,購屋族必須精打細算,謹慎規劃,才能避免陷入長期財務泥淖。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美國房市「可負擔度崩潰」:傳統貸款規則失靈,年輕買家壓力空前!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