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美超微財報前瞻,AI伺服器紅利還能帶動股價上漲嗎?

賴元平

賴元平

  • 2025-08-04 18:59
  • 更新:2025-08-04 19:05
【美股焦點】美超微財報前瞻,AI伺服器紅利還能帶動股價上漲嗎?
圖/Shutterstock

美超微財政季度劃分方式:FY25Q4 為 2025 年 4 至 6 月、FY26Q1 為 2025 年 7 至 9 月,依此類推。

美超微(SMCI)即將公布 FY25Q4 財報,市場普遍預期 Blackwell GPU 與液冷方案的放量,將成為推動營收與毛利率回升的關鍵轉折點。然而,公司同時面臨 232 與 301 關稅造成的成本壓力、庫存週轉效率偏低,以及高評價下的市場審視。對投資人而言,這是一場「高成長潛力與短期風險並存」的財報檢驗,結果將決定股價能否迎來新一輪的評價重估,或因未達預期引發獲利了結賣壓。

美超微,AI 伺服器的領先者

美超微電腦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領導廠商,主要提供高效能伺服器、資料中心模組化解決方案(DCBBS)及第二代液冷技術(DLC-2)。公司業務分為兩大核心部門:伺服器與儲存系統(SSS)以及子系統與配件(SA)。伺服器與儲存系統部門涵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及針對 AI 工作負載優化的高效能儲存伺服器;而子系統與配件部門則提供伺服器主機板、機箱、電源等核心組件,讓企業能靈活打造專屬運算平台。伺服器與儲存系統部門占公司總營收的 97%。

在市場地位上,美超微於整體 AI 平台市場的市佔率約為 9%,這個數字包含了大量由雲端服務商直接向 ODM 廠商(如廣達、緯創)採購的伺服器訂單,而在「品牌 AI 伺服器」領域則以 31% 的市佔率穩居龍頭,領先慧與(HPE)、戴爾(DELL)以及聯想等傳統伺服器廠商。這代表在需要快速導入高密度 GPU、液冷與整合方案的高端 AI 資料中心市場,美超微仍具備顯著的技術與交付優勢。

此外,美超微約 68% 的營收來自美國市場,並積極在馬來西亞、台灣及歐洲擴張產能,透過「全球化製造 + 在地化交付」的策略,降低供應鏈風險並縮短交貨時程,藉此鞏固其在全球 AI 伺服器市場的領先地位。不過,管理層在 FY25Q3 的電話會議中也提到,關稅衝擊是毛利率短期下滑至 9.6% 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場估算,若 232 與 301 關稅條款持續,將使美超微每年增加約 2–3 億美元的進口成本,相當於毛利率被壓低 50–80 個基點。這也是公司加速將部分產線轉移至馬來西亞、台灣與美國中西部,以降低關稅曝險並維持長期競爭力的原因。

FY25Q3 財報失色,毛利重摔引發市場疑慮

美超微在 FY25Q3 交出營收 46.0 億美元的成績,年增 19%,但季減 19%,低於市場原先預期。毛利率降至 9.6%(前一季為 11.8%),主要受到舊 GPU 存貨調整與新平台前置成本的影響。non-GAAP EPS 亦僅 0.20 美元,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 0.50 美元,反映 Blackwell 平台轉換期與關稅壓力對獲利的短期影響。

儘管獲利承壓,現金流表現相對穩健,營運現金流達 6.3 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為 5.9 億美元,顯示公司在資金運用與營運效率上仍具韌性。不過,庫存水位仍高達 39 億美元,且營運週轉天數 80.77 天,相當於近 3 個月,反映出 Blackwell 平台轉換期下的備貨壓力仍在累積。這種高庫存狀態短期可能侵蝕現金流彈性,並增加營運資金占用,但管理層表示,這批庫存主要集中在新一代 GPU 伺服器與液冷解決方案,預計在 FY25Q4 與 FY26Q1 隨著輝達(NVDA)的 Blackwell 出貨加速、企業與雲端客戶資本支出回溫後,可望快速轉化為實際營收,有助於改善週轉效率並釋放現金流。

整體而言,FY25Q3 雖然是轉換與調整的季度,但在 Blackwell GPU 平台的全面量產、液冷解決方案滲透率提升,以及資料中心整合方案(DCBBS)出貨放量的帶動下,管理層仍對 FY25Q4 及 FY26 的成長前景保持高度信心。

 FY25Q4 財報前瞻,Blackwell 與液冷成催化劑,關稅與高庫存仍是挑戰

美超微在 FY25Q4 預期營收將達 56–64 億美元,市場財測中位數為 59.13 億美元,較 FY25Q3 成長 28.5%,年增 10.4%。毛利率預估約 10%,較 FY25Q3 的 9.6% 小幅回升 0.4 個百分點,顯示 Blackwell GPU 平台出貨與液冷解決方案滲透率提升,有助於改善產品組合。

在獲利部分,non-GAAP EPS 預計為 0.40–0.50 美元,財測中位數為 0.44 美元,相較 FY25Q3 大增 120%,反映出 Blackwell GPU、第二代液冷(DLC-2)與資料中心積木化解決方案(DCBBS)的出貨動能。營業利益率則有望從 FY25Q3 的 3.2% 大幅攀升至 6%,季增 2.8 個百分點,主要受益於新平台的規模效應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占比提升。

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EPS 仍呈現 6.4% 下滑,淨利率亦從去年的 5.6% 降至 4.8%,顯示 232 與 301 關稅條款、以及平台轉換期帶來的成本負擔仍對獲利造成壓力。

【美股焦點】美超微財報前瞻,AI伺服器紅利還能帶動股價上漲嗎?

全年營收指引則下修至 218–226 億美元(先前為 235–250 億美元),管理層將此歸因於 Blackwell 平台導入時程延後與客戶資本支出遞延,但預期 FY25Q4 將是轉折點,並在 FY2026 迎來加速復甦。

成長動能方面,公司看好:

  1. Blackwell GPU 與液冷出貨放量:新一代 GPU 平台的放量有望推動高階 AI 伺服器需求回升。

  2. DCBBS(資料中心模組化解決方案)加速部署:憑藉快速交付與高整合度,將吸引更多雲端與企業客戶。

  3. 與 DataVolt 200 億美元合作案:與沙烏地阿拉伯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開發公司簽訂長期合約,確保穩定的大型 AI 專案訂單來源。

  4. 歐洲與美國產能擴張:透過全球化製造降低關稅與物流風險,並加快出貨效率。

綜觀而言,雖然 FY25Q4 財報可能受制於高庫存與不確定的關稅壓力,但 Blackwell 平台與液冷方案的放量,搭配產能優化與資料中心解決方案,預料將成為 FY2026 的主要成長引擎。

關稅、毛利率壓力與現金流隱憂仍為美超微的最大風險

美超微在短期內仍面臨多項營運風險。首先,毛利率持續承受壓力,主要來自 Blackwell 平台轉換期間的產品折價與舊世代 GPU 的降價處理。雖然這屬於過渡階段的正常現象,但短期將對獲利能力形成挑戰。

【美股焦點】美超微財報前瞻,AI伺服器紅利還能帶動股價上漲嗎?

現金流方面,公司在 FY2024 年曾因庫存水位過高導致營運現金流一度轉負,雖然 FY25Q3 已回升至正值,且自由現金流表現穩健,但營運資金效率依舊偏低。這與高周轉週期有關,FY25Q3 庫存天數達 81 天、應收帳款天數為 56 天,而應付帳款僅 13 天,使得現金轉換週期(CCC)延長至 124 天,意味著資金占用壓力仍然存在。

【美股焦點】美超微財報前瞻,AI伺服器紅利還能帶動股價上漲嗎?

此外,財務透明度也曾引發市場疑慮。公司在 2024 年第二季曾因延遲提交 10-Q 報告而一度不符合納斯達克規範,雖於 2025 年 2 月恢復合規,但市場對其內控與財報流程仍保持觀望。

關稅政策同樣是潛在變數。美中貿易衝突下的 232 與 301 條款預計每年將為美超微帶來 2–3 億美元的額外進口成本,進一步壓縮毛利空間。再加上客戶在 Blackwell 平台導入初期的觀望態度,以及來自慧與、戴爾以及聯想等競爭對手的積極搶市,美超微必須透過加速新產品出貨與產能全球化來降低這些風險對營運的影響。

高成長預期已反映在股價上,財報驗證成關鍵

美超微將於 2025 年 8 月 5 日公布 FY25Q4 財報。以 8 月 1 日收盤價 56.64 美元計算,前瞻本益比(Forward P/E)約 23.6 倍,反映市場對 Blackwell GPU 出貨與液冷技術滲透的高度仍有樂觀預期。這也意味著,若財報數據未能超越市場預期,或 Blackwell 平台導入進度不如預期,股價仍可能面臨短線的獲利了結壓力。

美超微的短期挑戰包括毛利率的承壓、資金周轉效率偏低、以及 Blackwell 平台轉換時程不確定性。但整體來看,美超微仍是 AI 基礎設施浪潮中最具戰略位置的供應商之一,但當前股價已部分反映高成長預期,投資人需留意短線追高風險,尤其在財報公布後股價若快速上漲,容易引發獲利了結賣壓。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毛利率能否回升至 10% 以上、Blackwell 平台的實際出貨節奏,以及現金流與庫存週轉是否改善,作為判斷短期股價走勢的關鍵指標。

在策略上,積極型投資人可趁股價回檔時分批布局,提早卡位 Blackwell GPU 與液冷解決方案的成長週期,鎖定中長期爆發力。至於保守型投資人,可先觀望至財務數據與估值進一步修正明朗後,再伺機進場,以降低短期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美股焦點】美超微財報前瞻,AI伺服器紅利還能帶動股價上漲嗎?

台股相關供應鏈或概念股

  • 緯穎(6669):美超微主要代工夥伴,AI伺服器出貨動能若趨緩,將直接影響營收成長。

  • 英業達(2356):有機會承接新一代GPU伺服器平台的部分組裝訂單,值得觀察轉單效應。

  • 技嘉(2376):AI主機板與伺服器相關營收比重上升,美超微與輝達的合作節奏也將間接牽動技嘉的訂單能見度。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無人機領導廠商Kratos財報公布在即,持續領航高飛?

【美股焦點】美國AI行動計畫,無人機騰空而起

【美股焦點】科磊FY25Q4財報亮眼,營收獲利雙雙創新高

【美股焦點】科磊FY25Q4財報前瞻,先進封裝熱潮能否推動股價再創高?

【美股焦點】關稅新政全面上路!加、墨分岐,台灣20%只是暫時?

【美股焦點】美超微財報前瞻,AI伺服器紅利還能帶動股價上漲嗎?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賴元平

賴元平

天道酬勤,人到宜謙

天道酬勤,人到宜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