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灣房市走向為何?「房地產年鑑30週年論壇」聚焦房市趨勢、政策變化與市場挑戰,邀集專家深入剖析未來發展方向。
2025年上半年,台灣房市進入膠著期。雖然央行利率維持不變,但房貸條件緊縮、選擇性信用管制升級,讓不少買房族感受到壓力,觀望情緒升高;同時,地緣政治不穩、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升溫,也讓投資人重新思考布局策略。
就在這樣變動的節骨眼上,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中心於信義企業總部舉辦「房地產年鑑30週年論壇」登場,邀請總體經濟、房市與商辦領域的專家現身說法,從實務出發剖析市場脈動,帶你看懂2025年房市真正的轉變關鍵。
從大變小、從集中到分散!台灣房市正悄悄變了
近十年來,台灣房市的重心不再侷限於雙北。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受中美貿易戰與軌道經濟影響,各地就業機會與人口流動趨於活絡,尤其因通勤時間縮短,市郊與市中心的房價差距逐漸拉近,帶動房價分散化與小宅化的趨勢更為明顯。
以2024年為例,根據國泰房地產指數,台南與高雄的預售屋平均坪數多落在40坪以下,其中台南從2014年到2024年,平均坪數更縮水了43.4%,明顯反映出都市化、少子化,以及購屋族偏好的變化。
這股趨勢也在網路上掀起不少討論,《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調查近半年(2025/01/21~2025/07/22)「房市小宅化」的網路討論,網友聚焦於「完銷、房價、趨勢、預售、需求」等熱門字詞。像近期桃園大園區一處「7坪權狀、實坪不到5坪」的超迷你小宅,以240萬元總價完售,掀起話題,網友表示:「這種房開始大量出現,房價就更不可能跌了」、「除了工作就是睡覺的生活」、「感覺接近牢房的概念?」

下一波房市挑戰來了!人口老化與城鄉落差正在擴大
除了住宅型態日益小宅化,長期的貨幣政策同樣深刻影響房市走向。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貨幣政策依然是左右房價波動的關鍵因素。眼下房價遲遲不跌,部分原因在於市場預期央行未來可能重回低利率、寬鬆貨幣的政策基調,使得房價持續在高檔震盪。
他也提醒,觀察房市不能只看眼前的漲跌,更應從長期結構與人口趨勢來評估。台灣即將面對快速老化的社會,對無障礙住宅的需求將日益增加,相對地,老舊無電梯的公寓物件將逐漸失去市場吸引力;而人口不斷集中於都市地區,也將加劇城鄉差距,缺乏就業支撐的偏鄉地區,即使生活環境良好,仍難成為具備投資潛力的選項。
從租到買!商辦市場迎來「自用型投資」新風潮
當住宅市場波動日益加劇,台灣商用不動產也面臨新局。第一太平戴維斯公司董事長黃瑞楠指出,疫情期間各國大幅降息,掀起一波「低利特賣」,帶動商用不動產交易熱潮;但到了2022至2023年,隨著利率快速升高,法人機構投資轉趨保守。
有趣的是,這波市場變化中,反而是非法人投資者開始浮上檯面。黃瑞楠指出,一些原本為租戶的投資人,趁著房東因景氣波動調整價格,精算後發現直接買下來比續租更穩定、也更划算。另一方面,高資產族群多以自有資金進場,不受貸款限制與升息影響,能更靈活掌握入市時機。
從市場數據來看,這股趨勢確實正在擴大。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2025年6月25日公布的調查,有32%的企業計畫提高商用不動產配置,其中44%特別看好辦公室與廠辦的長期價值,顯示商辦市場需求仍穩健。
隨著辦公室市場逐步回溫,租戶對空間品質的期待也隨之升高。黃瑞楠指出,現代企業愈加重視員工的健康與工作體驗,大房東若想留住優質租客,不只要提供完善的辦公空間,更要營造具生活感的職場環境,例如設置咖啡廳、健身房或便利商店,提升員工回辦意願。
不只是數據 一本年鑑勾勒出台灣房市的人文軌跡
信義房屋長期致力於推動房地產市場資訊透明化,其中《台灣地區房地產年鑑》更是陪伴台灣房市走過30年的重要里程碑,忠實記錄著房價的高低起伏與產業變遷。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在「房地產年鑑30週年論壇」中回顧年鑑創立初衷,指出當年房市交易環境不透明、制度尚未健全,他希望透過系統化的資料整理,為政府、業界與消費者建立可靠的參考依據。
周俊吉表示,年鑑能持續發行30年,仰賴政府、學界與產業界的共同努力,不僅讓房市紀錄更完整,也更貼近時代脈動。他強調,面對AI與智慧建築等未來趨勢,房地產更需要專業視角與資訊公開,而這本年鑑,仍將持續扮演推動產業進步的關鍵角色。
本文由《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Janice 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