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持續影響企業獲利與市場信心
近期美股市場受到關稅政策影響,企業獲利及投資人信心顯著波動。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尤其是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已對多家大型企業的財務表現產生壓力。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GM)報告顯示,因關稅影響,第二季核心利潤下滑超過32%,損失達11億美元。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一情況可能在未來幾季持續,對投資人而言,這意味著必須重新評估投資策略。
關稅對於特定產業的影響尤為顯著
汽車製造業是受關稅影響最為嚴重的產業之一。通用汽車已表示,預期未來季度的關稅衝擊將更為明顯,並計畫通過製造調整及成本控制來緩解部分影響。另一家汽車巨頭Stellantis在上半年報告中顯示,由於關稅及其他成本因素,淨虧損達到27億美元。這些數據顯示,汽車產業在面對全球貿易政策變動時,必須更加靈活地調整其生產與供應鏈策略。
科技巨頭同樣面臨關稅壓力
科技類股也因關稅政策而承受壓力。蘋果(Apple)等公司在過去一季中表現不佳,主要原因是其供應鏈高度依賴亞洲市場,而這些市場正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蘋果的股價今年已下跌約15%,公司預期未來的成本將增加9億美元,這對其利潤率構成挑戰。其他科技公司如亞馬遜(Amazon)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表達了類似的憂慮,投資人對這些公司的未來表現持謹慎態度。
製藥產業面臨潛在關稅威脅
製藥產業過去曾受益於關稅豁免,但近期美國政府的政策變動可能改變這一現狀。英國製藥巨頭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宣布將在2030年前於美國投資500億美元,以應對潛在的關稅威脅。該公司表示,若美國對歐洲製藥產品徵收高達200%的關稅,將對其業務造成影響。其他製藥公司也開始將生產與投資轉移至美國,以降低風險。
分析師觀點與市場預期
多位市場分析師認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美股市場的波動性。Raymond James對On Holdings的評級保持樂觀,儘管面臨關稅壓力,他們相信該公司有能力調整營運策略以維持競爭力。儘管如此,市場對於未來貿易談判的走向仍存疑慮,尤其是在美國與印度及歐盟的協商陷入僵局之際。
投資策略調整與風險管理
面對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投資人需考量調整投資組合,以降低風險。專家建議,投資人應關注企業如何應對關稅挑戰,如製造調整、成本控制及供應鏈管理等。同時,選擇具有全球多元化業務的公司,可能有助於分散風險。此外,密切關注貿易談判進展及政策變動,將有助於在市場波動中尋找投資機會。
總結而言,關稅政策已成為影響美股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資人應持續關注政策變動及其對企業財務表現的影響,並根據市場情勢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