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股人阿勳

股人阿勳

  • 2025-06-02 15:06
  • 更新:2025-06-02 15:06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AI紅利噴發到 200 元,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今天要追蹤的公司是 全球電子代工市佔率達 40% 的 eCMMS 龍頭 "鴻海 (2317)" ,過去文章提及過的有約 6 篇,撰寫的時間點是在 2019 年 10 月,當時價格為 72.7 元,隨著伺服器與電動車的發展,公司股價一路上升至 100 元,更在 2024 年迎來一波股價狂飆,一路大漲至逾 200 元。

      主因為 2024 年 AI 伺服器營收年增 150%,帶動整體伺服器年營收成長78%,公司積極導入NVIDIA Omniverse打造AI Factory,加上電動車、低軌衛星與AR等新事業題材齊發,使市場對其科技轉型充滿信心,推升評價倍數與資金熱度,造就股價大漲。

  但到了2025年,股價出現明顯反轉修正,跌破120元,主因是美國總統川普再度上任後推動新一輪對中高科技產品加徵關稅,衝擊鴻海位於中國的 AI 伺服器出貨布局,市場擔憂其北美客戶轉單力道減弱。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川普「對等關稅」來襲,鴻海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2日宣布「解放日」行政命令,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並對特定國家加徵更高的「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商品加徵34%,對台灣商品加徵32%,對東南亞多國則高達49%。

       鴻海(2317)作為全球電子製造龍頭,主要生產基地位於中國、越南、印度等地,這些地區的產品輸美將面臨高額關稅,直接衝擊鴻海的出口競爭力,特別是在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和伺服器等主要產品線。 

間接影響 :

  1. 供應鏈重組壓力:高關稅可能迫使品牌客戶重新評估供應鏈策略,要求供應商將生產轉移至關稅較低的地區,增加鴻海的營運成本和複雜度。

  2. 市場需求減少:關稅成本可能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產品價格上漲,進而抑制市場需求,影響訂單量。

鴻海的因應:

  1. 產能多元化布局:鴻海自2018年起已在東南亞、墨西哥和美國等地設廠,替蘋果 (Apple) 產品代工的主要生產基地如中國、越南、印度等被課徵 26-46% 不等的關稅,但在美國、墨西哥的 AI 伺服器生產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小。

  2. 提升自動化生產:在美國等高成本地區,鴻海將加強自動化生產,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3. 與客戶協商成本分擔:鴻海將與主要客戶(如蘋果)協商,共同承擔關稅成本,尋求價格調整或其他補償機制。

       總而言之,面對川普政府的高關稅政策,鴻海透過全球產能調整、提升自動化、與客戶協商及優化產品組合等策略,積極應對挑戰,維持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鴻海 (2317)

全球最大的 eCMMS 廠

       公司成立於 1974 年,初期以生產電視機旋扭起家,後跨入電腦連接器生產,現已成為橫跨電腦、電視相關、行動電話、通訊網路、遊戲機、數位相機等 3C 電子產業,也是全球最大 eCMMS 廠,市佔率高達 41.4%,智慧型手機組裝市佔全球第 2 、 平板電腦代工廠市佔全球第 2 (市佔約 20%)、集團伺服器系統組裝及半成品,更是台灣出貨量排名第 1。

 

利用 eCMMS 模式,有效提高顧客忠誠度

        全名為【電子化-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這是創辦人郭台銘為了提供『全方位成本優勢』下,自創出的電子化-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商業模式

  • e ( Electronic ) : 電子業,3C 代工產業。
  • C(Component): 零組件,站在零組件廠商的角度來看,尋找與提供不同產品的解決方案。
  • M(Module): 模組解決方案,規格化產品,利用垂直分工的方式整合系統,加速系統廠商面對快速需求變化的解決方案。
  • M(Move): 整合、服務的移動速度,從零組件到模組,再由模組到組裝的整合速度,在全世界建造高效能的工廠,提供客戶具「速度、品質、靈活及低成本」工程解決方案。
  • S(Service)協助廠商製造與設計服務,和客戶一起「joint design(共同設計)」、快速開發樣品及進入量產,以台灣為運疇中心,在大陸設立製造中心,極快速地運兵遣將,在歐洲、美國設立據點,成立運作廠房, 全球交貨。

       在 eCMMS 模式下,提供客戶「一站式(One-stop)」訂購的概念,全面整合上、中、下游,把服務的範圍從電子零組件,延伸到機械模塊、電子模塊、系統組裝和測試。客戶可以向鴻海採購任一零組件或模塊,也可以要求鴻海進行成品組裝,滿足一次購足的需求。這模式不僅可協助客戶降低製造成本 ( 蘋果最愛 ),還提供售後服務或維修統包,達到快速開發、快速量產、快速出貨的目標,建立全球最短的 3C 供應鏈,搶占市場先機,使鴻海具有更強的管控能力,儘管是獲利微薄的代工產業,仍具有相對同業更高的進入障礙。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從製造巨頭邁向科技平台:轉型布局 電動車、數位健康、智慧城市

       鴻海作為全球最大電子製造服務企業,深知電子代工利潤越來越薄,因此集團積極推動從傳統製造業升級為科技解決方案供應商,聚焦「電動車、數位健康、智慧城市」三大領域,並透過「3+3」創新策略強化技術優勢。公司持續深化轉型,透過成立鴻海研究院及五個研究所與實驗室,佈局未來三到七年的關鍵技術,累積研發能量,加速技術商品化。新商業模式上,鴻海導入「CDMS(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設計製造整合方案,強化與客戶的合作黏著度,並在電動車市場中逐漸獲得國際車廠認可。

     在技術層面,鴻海積極強化 IC 設計實力與半導體佈局,聚焦於高效能、低功耗、低成本三大方向,支援電動車平台與智慧應用。公司也憑藉過去在垂直整合、模組化與系統組裝的經驗,結合集團在 IC 及模組方面的深厚基礎,持續拓展核心技術與關鍵零組件布局。

  • 電動車:透過開發電動車平台和相關零組件,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

  • 數位健康:運用精密組裝、光機電系統等核心能力,提供數位健康解決方案。

  • 機器人:從工業型機器人延伸至移動型服務機器人的開發與製造。 

  • 人工智慧(AI):整合AI技術,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

  • 半導體:布局半導體設計與製造,強化供應鏈整合能力。 

  • 新世代通訊技術:投資5G等新興通訊技術,支援智慧城市和物聯網應用。 

  • 低軌衛星通訊領域 : 成功開發相關終端系統產品。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產品事業:

鴻海有 4 大產品結構

-消費暨智能產品領域: 54%

       主要為個人使用的消費電子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功能型手機、穿戴式裝置等以及家庭生活中的智慧娛樂系統及設備,包含電視機、遊戲機、機上盒、音箱等。

-電腦終端產品領域 : 18%

       主要為工作生活所需的電子運算設備,以及辦公室職場工作所需的電子運算產品,包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商務機、印表機等,涵蓋過去外界所定義的 3C 產品別中Computing的範疇。

-雲端網路產品領域 : 30%

      企業以及一般消費者使用網路通訊、雲端空間所需的相關雲網設備,包括路由器、伺服器、邊緣運算、資料中心、衛星通訊等相關設備。

-元件及其他領域 : 6%

      涉及產業上游的關鍵零組件、技術零件,包含連接器、精密光學元件、以及鏡頭、電子元件、半導體產品、汽車電子零件、刀具/模治具與機械設備之製造與開發等,此外物流倉儲、軟體開發、醫療保健服務、工業互聯網整合方案領域,也歸屬此範疇。

      此類產品相當多元,主要仍是為了配合現有 ICT 客戶的需求,未來我們電動車等新事業,也會以元件供應為主要目標之一。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電動車 : 目標營收一兆台幣

     全球車市整體規模約四兆美元,預估電動車將快速成長,在 2025 年規模將達到 6000 億美元的水準。在汽車從內燃機轉至電動馬達的趨勢下,複雜度與零組件將大幅減少,加上未來電動車走向軟體定義的方向,大型 ICT 業者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鴻海 (2317)先透過建立 MIH 平台打造一個平台化、標準化、與模組化的電動車生態,整合軟硬體。以領頭羊的角色,運用 BOL合作模式,持續在電動車的全球佈局有序的發展。

      截至2025年,鴻海在電動車領域取得多項成果:

  • Model C:2022年,鴻華先進推出首款乘用電動車Model C,並由納智捷以n⁷之名在台上市。該車型在2023年開始交車,首批8,000輛訂單預計於上半年完成交付。 

  • Model T:2022年,首款商用電動巴士Model T在台灣高雄上路,標誌著鴻海在商用電動車市場的突破。

  • Model B:2025年3月,鴻海宣布Model B將於年中啟動量產,預計以Luxgen n⁵之名在台販售,進一步豐富其電動車產品線。 

     此外,鴻海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計劃於2025年在美國推出Model C車款,並持續與日本及東協市場的潛在合作夥伴洽談,期望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鴻海的目標是在 2025 年達成全球電動車5%的市占率,並實現一兆新台幣的營收。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哪裡生產:

大陸為主,全球皆有廠

       鴻海 (2317) 事業版圖遍及全球,橫跨三大洲,以台灣為中心,延伸發展到中國大陸、印度、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美國、巴西以及墨西哥等區域,在逾 20 個國家及地區都有生產及服務據點。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賣到那裡給誰?

中國大陸佔 62.3% 、 美洲佔 22.6%

       根據 2024 年財報,鴻海地區別營收如下:  中國大陸佔 62.3% 、 美洲佔 22.6%、亞洲(不含中國)佔 10.7% 、歐洲佔 4.1%,這部分營收是以出貨地為基礎,顯示鴻海的營收結構仍高度依賴中國地區,但美洲與其他亞洲地區的市場比重已具一定規模,反映出「中國+1」產能分散策略的初步成效。

      主要客戶涵蓋各領域品牌大廠,包括HP、Dell、Apple、Nokia、Sony、Cisco 、BlackBerry 等,這幾個客戶就佔了整體營收比重達 70%。最大客戶,推估為美國 Apple 公司,佔其 58.5 %的營收。

2025年遭遇關稅風暴股價腰斬 ,鴻海(2317) 面臨雙重壓力與全球再布局考驗

 


趕快登入看看,說不定你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文章囉!

  • 觀看投資洞見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呦!
文章相關股票
股人阿勳

股人阿勳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