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
近期台股強勢反彈,是否真的代表牛市回來了?
如果你只看指數,可能會以為行情一路順風,但其實真正的多頭訊號,藏在「關鍵均線」與「資金選股節奏」裡。
這篇文章會帶你從實戰觀點出發,解構判斷多頭股的技巧、台光電與川湖為何能大漲、台幣升值與選股邏輯的連動,以及最容易被忽略的「跌債風暴」風險。掌握這些,才能在市場震盪中找到真正的主流股與安全的資產配置方法。
台股真的回到多頭了嗎?
台股從17306點一路反彈,指數站上兩萬一,看起來氣勢如虹,但阮慕驊提醒:
真正的多頭,不只是看指數漲,而是要看關鍵條件是否到位。
第一個關鍵條件:站穩200日均線
不論是大盤還是個股,200日均線是一條最重要的生命線。一檔股票如果能長期站上200日線,代表它是強勢的多頭股。跌破、又站不回去的,基本上就只能歸類為空頭股。
像台光電與川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們在大盤還沒完全止穩前,就領先回到200日線上,後續股價創新高。這就是選股關鍵:比大盤更早翻多的股票,才有機會走出自己的行情。
台光電與川湖:為什麼會噴?
兩檔股票都有以下三個共通點:
基本面強:月營收創新高,法說會預估全年EPS向上。
技術面強:型態漂亮、反彈快速、均線多頭排列。
領先大盤:在大盤止穩前,就已經站上關鍵均線。
台光電在大盤還沒翻多前,就快速回到年線與200日線之上,川湖則在法說會後獲法人背書,預估EPS有望挑戰90元,股價順勢走高。
「選股的邏輯很簡單,不只是要漲,更要『比大盤強』。」
第二個關鍵條件:60日與100日均線呈現多頭排列
60日在上,100日在下,且兩條線都上揚,K線站在上方。這才是市場真正由空轉多的訊號。
目前雖然指數強,但長均線仍處於下彎中,因此大盤仍處於震盪整理區間。要說牛市回來,還為時尚早。
台幣升值的另一層邏輯:觀光股與暑假題材受惠
這波台幣升值不只是匯率事件,更直接影響到產業表現。阮慕驊指出,暑假與出國需求結合台幣升值,將形成觀光與航空股的雙利多。
舉例來說:
虎航:主攻日本航線,燃料成本降低、票價具優勢。
旅行社股(雄獅、山富、鳳凰):收團費為台幣,支付外幣,匯兌差成為利潤來源。
這些就是典型的「台幣升值受惠股」。在這樣的環境下,選股策略應該朝這些方向靠攏。

(取自CMoney理財寶YouTube頻道 | 阮慕驊:點名台幣升值哪些類股受惠)
那美債ETF呢?跌債風暴正在發酵
很多投資人以為債券是避險工具,結果這波美債ETF跌得比股票還慘。00679B(20年期美債ETF)今年跌幅超過8%,再加上台幣升值的匯損,讓許多靠借貸購債的投資人面臨維持率風險與強迫斷頭壓力。
「你以為自己買的是收息資產,結果買到的是跌價商品。」
更危險的是,「不限用途借貸」讓很多人一層壓一層,槓桿操作放大虧損,有人甚至疊到三層。這些原本想用債券套利的策略,在匯率與市場雙殺下,變成風險炸彈。
如果你手上有美債ETF,該怎麼辦?
阮慕驊給的建議是:
維持率高於160%:暫時觀望,勿輕易砍單。
維持率低於150%:要開始做調整,或減碼降低槓桿。
他強調,未來美債的問題不只是利率,而是供需失衡。美國政府債發太多、市場買盤無力,即便降息,也不保證價格回到高點。

(取自CMoney理財寶YouTube頻道 | 阮慕驊:美債呢?美股ETF定期定額絕不要停扣)
行情不怕震盪,怕你選錯邏輯
這波行情告訴我們兩件事:
看懂趨勢比抓轉折更重要
台股強勢反彈,不代表全面牛市回歸,指數震盪區間內,真正的主流股早已領先布局。
資產配置要從「方向」轉為「結構」
美債不再穩、匯率快速變化,資產配置不只看收益率,更要關注結構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