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親人成為退休理財的破口!5做法守住錢包又不傷感情

Money錢

Money錢

  • 2025-05-15 11:01
  • 更新:2025-05-15 11:01
別讓親人成為退休理財的破口!5做法守住錢包又不傷感情
【我們想讓你知道】
當父母年邁或離世,兄弟姊妹間出現需要被關照的弱勢者時,較有能力的手足是否該伸出援手?若決定援助,該如何在親情與財務間劃清界線,才不會拖垮自己?
 
撰文:十方
 
有人16歲就生了孩子,48歲就被推進了療養院,阿梅就是這樣的人。當年,她國中剛畢業,整個暑假都在跟男朋友親熱,暑假結束,阿梅懷孕了,沒等開學就把孩子生了下來。
她的娘家在彰化二水,爸爸是水管工人,她的弟弟阿水個性一板一眼,總覺得自己是長子,想拯救阿梅的人生。
 

照顧失能姊姊 他百般無奈不敢後悔

阿水是家裡最乖的孩子,他高中讀的是商專商業科,18歲畢業後考上公務員。長久以來,他看著自己的姊姊總是徹夜不歸、喝得醉醺醺,靠著家扶中心的白米和白麵胡亂養大孩子。
阿水會帶姊姊的孩子出門,幫忙買書包、繳學費,讓家裡安穩一點。但10年過後,阿梅的情況卻變得越來越凶險……
46歲那年,阿梅酒駕出了嚴重車禍,雙手截肢,沒過多久就進了療養院。療養院1個月的開支,加上尿布、營養品大概要4.5萬元,扣除政府長照、身障補助後,全部依靠阿水。
阿梅的爸媽已經生病臥床多年,阿梅的兒子早就離家不歸,照顧姊姊的責任由阿水一肩扛起,他百般無奈,卻不敢後悔。
「我不管她,就沒人會管了。」他抬起頭,接觸到我的目光,我們對視了一秒鐘,我聽到他的喉嚨深處發出了一聲哽咽。
都說「養兒防老」,哪來的「養姊到老」?如果你的手足遇到了財務困難,傷殘、被騙,我們作為家裡比較有能力的人,能幫到什麼程度,又該劃清什麼樣的界線?如果你的爸媽要求你照顧你的哥哥、姊姊、弟弟、妹妹,你要怎麼樣才能做好財務平衡,不會後悔?
看看下面淑娟的例子,可以作為借鑑。
 

善用資源、劃清界線她照看全家不費力

我的朋友淑娟,今年56歲,她的弟弟阿正是一名肉品加工員。前年,阿正把手伸進絞肉機裡清理殘渣,結果機器突然啟動,整隻手被捲進機器裡,右手全割爛了,從此殘廢。他出事的那一年,女兒騎車發生車禍,脊椎受傷下半身不遂;阿正的太太和他大吵一架,從此離家,不願被拖累。如今淑娟的爸媽已經老了,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她自己是國中國文老師,月薪6萬8千元,要如何照顧好爸媽,同時緩解弟弟的困境?她的做法,堪稱完美。
1.溝通。首先,淑娟與父母、弟弟徹底攤牌,毫無顧忌聊了一遍。他們彼此說出自己的需求和期望,進行了初步的溝通和理解。
2.申請政府資源。她幫弟弟打電話給勞保局,申請好所有的政府資源,讓弟弟每個月可以領到2萬4,500元的「職災失能年金」,同時申請了雇主補償、醫療補助,合計300萬元。
3.提撥10%照顧金。她從自己的月薪6.8萬元中,拿出7千元給弟弟(約當月薪的10%)當作照顧爸媽的費用,讓弟弟負責陪爸媽看病、吃藥,而弟弟也因住在家裡得以降低生活成本。
4.鼓勵自立。同時,她鼓勵姪女善用自己大學時候培養出來的平面設計能力,在國外網站上接案。這些平台不但能按時計費,還能累積評價、談判時薪,讓姪女自立自強,才能建立自信,走得長遠。
5.保持彈性。最後,淑娟對家裡的一切變化保持彈性,隨時追蹤。一旦發現爸媽的狀況變差,就立即安排外籍看護、居服員到家裡,減輕弟弟的負擔。
她充滿智慧、善用資源、懂得劃清財務界線的做法,堪稱完美。
阿水跟淑娟的故事告訴我們,盤點資產、善用資源、劃清界線,永遠是安全退休的關鍵。
別讓親人成為退休理財的破口!5做法守住錢包又不傷感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4月號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別讓親人成為退休理財的破口!5做法守住錢包又不傷感情
Money錢

Money錢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