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美超微(SMCI)即將在美國時間5月6日盤後公布2025財年Q3財報。雖身為AI伺服器大熱門,但面對獲利下修、毛利壓力與審計風波,財報能否止血反彈,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
你將看到什麼:
- 為何營收創高卻導致股價大跌?
- 預期財報的三大觀察指標
- 短線修正後的風險與反彈契機
- 投資人應如何根據策略類型應對這份財報
成長故事不再直線上升:營收創高卻下修財測,引發市場警覺
美超微預告Q3營收將落在45~46億美元,遠低於先前預期的55~61億美元,EPS也大幅下修至0.29~0.31美元,引發市場劇烈反應,單日股價重挫18%,回測至25~27美元支撐區間。
儘管去年同期相比營收仍年增約31%,但與先前爆炸性成長(2024年Q2年增率達54%)相比,明顯放緩。這說明即使AI熱潮未退,企業採購決策延後、供應鏈干擾與成本上升正逐步侵蝕美超微的增長曲線。
毛利與獲利雙雙下滑,成本與價格競爭夾擊獲利表現
美超微上一季(2025Q2)毛利率降至11.9%,較2024年Q1的16.7%大幅滑落。原因來自於:
液冷伺服器組件成本偏高
AI產品競爭加劇,導致降價壓力
中高階GPU缺貨與客戶產品組合變動
本季市場預估EPS僅0.29~0.31美元,代表年減幅度高達35~45%,反映公司在「營收高增但獲利難保」的轉折點上。
與NVIDIA關係是亮點也是罩門,Blackwell晶片交付成觀察重點
CEO梁見後強調,與輝達(NVDA)的合作將持續帶動AI伺服器需求,尤其是新一代Blackwell GPU伺服器。但問題在於:「產能已備妥,但晶片未到貨」。
在輝達產能仍受限於CoWoS先進封裝瓶頸之際,美超微雖手握訂單,但出貨速度與營收實現仍仰賴上游供應端解套,這也造成客戶採購推遲,影響本季財測。
獲利雜音之上,投資人還要關注這三件事
① 貿易政策與供應鏈風險
新一輪2025年關稅政策上路,特別是從亞洲進口的GPU與伺服器零組件可能面臨5%~25%不等成本增幅。美超微已開始加速馬來西亞、台灣產能部署,本季會否提及更明確的避險策略?
② 客戶行為轉變
微軟、Meta等雲端巨頭延後資料中心投資計劃,例如微軟Ohio計畫暫停。美超微是否能穩住大客戶訂單,或打入更多新企業級市場?
③ 現金流與庫存管理
若Blackwell出貨延後,是否造成庫存積壓?自由現金流是否仍為正,顯示財務彈性?
技術面與市場情緒:關鍵支撐若破,恐重測低點
目前美超微股價處於$25.50~$27.50 技術支撐區間。若能守住,預期將出現反彈機會至$40~$45;但若跌破,技術面恐重測2024年低點$17.25。
機會與風險並存,市場目前對美超微評價為「Hold」,分析師平均目標價為$44.93,距離目前股價約有+33%的潛在空間。
投資策略建議:三種風格該如何應對?
🔺進取型:提前卡位AI中長期趨勢
若Q3為一次性衝擊,市場將重新定價AI伺服器需求,逢低布局有利。留意是否出現利空不跌訊號,佈局目標價區間:$30~35
🟡平衡型:等待管理層說清楚三件事
是否提及Blackwell供貨時程?是否調整全年營收目標?是否強化供應鏈避險?若管理層態度積極,Q4指引正面,分批佈局可啟動。
🔻保守型:財報後再決定方向
若EPS與毛利率再度惡化、管理層語焉不詳,建議持續觀望。可考慮採期權避險策略,或轉向中大型同業如Arista、Dell等。
📌 台股延伸觀察|美超微營運變化,這三家公司也可能受影響
緯穎(6669):美超微主要代工夥伴,AI伺服器出貨動能若趨緩,將直接影響營收成長。
英業達(2356):有機會承接新一代GPU伺服器平台的部分組裝訂單,值得觀察轉單效應。
技嘉(2376):AI主機板與伺服器相關營收比重上升,美超微與輝達的合作節奏也將間接牽動技嘉的訂單能見度。
👉 建議觀察:台股法說會是否提及美超微訂單遞延、GPU備料庫存與出貨節奏變化。
這份財報可能是轉機,也可能是風暴前的警訊
美超微的Q3財報不只是數字問題,更關乎市場對其「AI伺服器成長故事」是否仍有信心。若管理層能提出具體策略面對成本壓力、供應瓶頸與客戶延單問題,股價仍有反彈契機;反之,恐進一步測試市場容忍度。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Palantir 25Q1 成長動能依舊強勁,盤後股價為何大跌逾 9%?
【美股焦點】Duolingo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全球月活超過1.3億!
【美股研究報告】蘋果AI佈局仍待落地,關稅成本升高拖累獲利,股價進入盤整期?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