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通用汽車產品線多元,從傳統燃油車到電動車全方位布局
通用汽車 (GM) 是全球領先的汽車製造商之一,致力於設計、生產並銷售各類車輛,產品線涵蓋傳統內燃機車輛(ICE)以及電動車(EV)與自動駕駛技術。通用汽車透過旗下Chevrolet、Cadillac、通用汽車C與Buick等品牌,提供從平價轎車到豪華SUV及商用卡車的多樣化選擇,持續滿足全球消費者需求。2024年通用汽車的營收主要來自三大產品領域:傳統內燃機車輛銷售佔總營收的70%、電動車銷售佔20%、金融服務佔10%。主要客戶群包括一般消費者、商務車隊和政府機關。
通用汽車25Q1營收超預期,休旅車與電動車銷售表現強勁
營收:440.2億美元,年增2.3%,優於預期的432.6億美元
Non-GAAP EPS:2.78美元,年增6.1%,超過預期的2.61美元
通用汽車25Q1 營收達440.2億美元,主要來自美國市場銷售表現強勁,交車量年增達17%,尤其是在小型休旅車與中大型皮卡車領域表現亮眼,帶動整體營收提升。此外,電動車銷售亦貢獻顯著,年增率超過90%,推升整體產品組合的平均售價。通用汽車持續採取有效的庫存管理與價格策略,確保供應鏈穩定的同時維持健康的售價水準,推動營收穩健成長。
Non-GAAP EPS達2.78美元,增長來自於多方面,包括定價能力強化、電動車組合比重提升以及成本結構優化,特別是高毛利率車款銷售表現良好,加上營運效率提升與資本支出控管得宜,進一步鞏固獲利表現。此外,通用汽車在電動車相關投資上亦開始展現初步回報,使整體獲利能力有所改善,顯示公司正穩步走在轉型與獲利並重的軌道上。
整合電動車平台,提升毛利率與營運效率
展望未來,通用汽車將進一步鞏固在北美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持續擴大在電動車與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2025年底前,公司計畫將Super Cruise自動駕駛系統應用於超過70萬輛車款上,並在後續推進Level 3技術開發。此外,通用汽車將透過平台整合策略,簡化電動車設計與軟體架構,降低生產與維護成本,進一步改善電動車的毛利率結構,強化中長期獲利潛力。
通用汽車也積極推動供應鏈在地化與材料自主化布局,特別是電池原料與模組的本地生產。通用汽車已啟動多項與美國本土及北美供應商的合作計畫,提升USMCA(美墨加協定)合規比例,強化供應穩定性與政策抗壓能力。同時,通用汽車亦預計持續推動AI、軟體服務及數位平台開發,強化車輛附加價值與用戶黏著度,有望推動未來幾年整體營收與利潤穩定增長,支撐公司長期競爭力。
受關稅影響,下調2025全年財測,短期宜謹慎觀望
通用汽車已更新其2025全年財務指引,預計Non-GAAP EPS將介於 $8.25 至 $10.00 之間,年減約15.7%,低於先前預估的 $11.00 至 $12.00,主要受到川普新一輪關稅政策影響,預估將造成約 40 至 50 億美元 的成本壓力。此外,調整後稅息前利益(Adjusted EBIT)預計將介於 100 億美元至 125 億美元之間,低於先前預估的 137 億美元至 157 億美元。
4月29日通用汽車公布25Q1 財報後,收盤價為46.94美元,上漲1.29%。然而,4月30日股價開盤後走低,收盤價下跌至45.24美元,較前一日收盤下跌約3.62%,顯示市場對於通用汽車的未來發展持謹慎態度,可能原因包括(1) 本季營收年增僅2.3%,相比前幾個季度的較高增速明顯放緩,顯示市場需求未如預期強勁,未來成長動能可能受到限制(2) 受到關稅政策影響,通用汽車預計成本將上升,尤其是進口零部件和製造成本增加,可能壓縮公司獲利空間,進一步影響股東回報(3) 電動車的高毛利率尚未能全面推動整體業務表現,儘管電動車銷量增長顯著,但仍需時間達到規模化生產並實現盈利,可能導致投資者對通用汽車未來的獲利前景感到不確定。
綜合來看,儘管通用汽車在25Q1 財報中呈現一定的營收與獲利增長,但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擔憂仍然存在,受關稅、電動車成本及需求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短期內通用汽車可能面臨較大的營運壓力,建議投資者在短期內保持觀望,等待市場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回升或更為清晰的指引,再考慮進場。
【美股研究報告】關稅奈我何?Netflix 25Q1亮點滿滿,盤後漲逾3%!
【美股研究報告】巴菲特最愛的信用卡公司,美國運通現在值不值得買?
【美股研究報告】聯合航空布局高利潤營運模式,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