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只在意自己賺還是虧
我自己不是很喜歡"停損"和"停利"的概念。
代表賣出的理由是依據自己的成本價,
但我覺得沒什麼道理。
1. 市場根本不知道你買在什麼價。
2. 一個東西現在便宜還是貴,
跟自己的成本價一點關係也沒有。
說穿了,多數人只是在意自己賺錢還是虧錢,
還活在貪婪和恐懼的情緒之中。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價格跟內在價值相比
但理智上,若是價值投資者,要不要賣出,
只應判斷現在這個標的的價格
跟它的內在價值相比,便宜還是貴。
還有這個標的跟其他標的相比,誰較便宜。
對內在價值做動態評估
帳面大賺並不是賣出的好理由,
因為可能內在價值上升的更快,
使現在的價格顯得更便宜。
帳面大賠也不是賣出的好理由,
因為內在價值可能沒降,
那此時應該加碼而非停損。
對價值投資者而言,
所有的工作都在對內在價值做動態評估。
用低估去換更低估
之前朋友問我如果原本就滿倉,
假如大盤不好,全體下跌,那該怎麼辦。
我回他:用低估去換更低估。
朋友問:阿你原本這支賠錢砍得下去喔?
其實會這麼問,
就代表心裡把成本價錨定得很深。
成本價對我來說是個無用的價格,
對於判斷勝率與賠率毫無幫助。
考量市場其他玩家的想法
大盤不好,若A只跌一點,B整個瘋狂崩跌,
使B變得更吸引人,那勇敢用A換B,
當大盤回升,B原則上也會享受瘋狂上漲。
這也不是我說的,是Klarman說的。
對籌碼投機者而言也是如此,
成本價也是無用的價格,
依然無助於判斷勝率與賠率。
應該考量的是市場其他玩家的想法。
沒有成本 才能做正確決定
有些人會誤以為我反對停損,其實正好相反。
心中沒有成本價,才更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例如你買了房子過了一年套牢,
經過你研究以後,發現該區基本面轉壞,
你認為未來還會跌,那該做的就是賣出,
讓剩餘資金轉往其他會值的標的。
但多少人套牢願意賣?
被剝奪超級反應仍愚弄多數人,
不賣就沒賠是吧,
幾年的機會成本就卡死了,中斷了雪球。
我不反對賣出,但反對停損或停利,
只有拋棄"損"和"利",
才代表真正忘了自己的成本價。
不要只看帳面停損停利
需多方面做參考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本文由 阿升理財筆記 授權轉載,
原文在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