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all in鴻海竟虧損?買對公司≠穩賺的真實案例

Money錢

Money錢

  • 2025-03-31 19:46
  • 更新:2025-05-07 09:25
200萬all in鴻海竟虧損?買對公司≠穩賺的真實案例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鴻海具備產業優勢與成長潛力,但若忽略估值與市場情緒的影響,仍可能出現虧損。投資成功不僅仰賴基本面,更關鍵在於價格判斷與資金配置策略,否則即便在市場熱潮中進場,也可能陷入情緒化操作的風險。

 

撰文:艾蜜莉

 

近日收到讀者來信詢問:「鴻海(2317)是好公司嗎?為什麼我買進後卻虧損?」這位投資人去(2024)年在鴻海突破200元時買進,如今卻虧損,主要是當時市場熱烈討論,甚至有人喊出250、300元的目標價,他堅信這是「進場良機」,於是解掉200萬元定存,直接投入鴻海。

這種因市場熱潮而高價進場的行為並不罕見,但如果投資決策僅基於市場情緒,而非對企業價值的深入理解,當股價出現相對劇烈的震盪時,投資人往往無法承受波動,甚至會陷入情緒化交易,因此投資的成功不只取決於「選對公司」,還要能「選對價格」與「完善的資金配置」。

 

競爭力未失!鴻海多元布局推動營運升級

鴻海固然是一家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無論在業績或是發展上皆穩健,且業務布局仍持續擴張,並未失去競爭力;在AI伺服器業務上,作為輝達(Nvidia)核心供應鏈之一,去年AI伺服器業務已占總伺服器收入4成,今年以突破5成為目標。電動車市場方面,則透過MIH平台與國際車廠合作積極布局。近期更傳出與本田、日產、三菱洽談合作,進一步擴展電動車版圖。

此外,蘋果供應鏈地位也相當穩固。雖然鴻海逐步降低對蘋果的依賴,但目前仍是iPhone主要組裝廠,營收貢獻約40%~50%。未來若AI應用提升,可能帶來新一波換機潮,進一步推動業績成長。

只是,無論對於鴻海或是其它任何股票來說,熱潮的當下都必須考慮到當前的股價是否過早反映這些成長預期?當市場普遍喊出250~300元的目標價時,就要留意自身是否已被市場情緒所渲染而作出了不理性的投資決策,畢竟短期內的市場情緒,往往會讓股價偏離價值。

許多人誤以為買好公司一定賺錢,但事實是:⑴買貴了,再好的公司股價還是可能會下跌、⑵投資前無策略,進場後容易受市場情緒影響、⑶沒計畫加碼,只會讓資金配置更混亂。

市場樂觀時,容易推升股價超越合理價,當200元關卡被突破時,許多投資人認為「這是起漲訊號」,卻忽略了價格是否過高,成功的投資不只是要選對公司,更要選對進場價格並做好資金控管。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
《Money錢》2025年4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200萬all in鴻海竟虧損?買對公司≠穩賺的真實案例

文章相關股票
Money錢

Money錢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