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盤勢重點:《不受關稅影響,客戶庫存低於水平,外資連 3 買》
文章架構:
1. 經歷DeepSeek橫空出世重挫後,輝達(NVIDIA)財報會議來臨!
2. 微軟砍AI基建支出!AI泡沫已浮現?
3. 4大科技巨頭2025年資本支出突破3000億!
4. 黃仁勳:「AI最重要的後訓練階段算力需求十分龐大!」
5. CMoney觀點
經歷DeepSeek橫空出世重挫後,輝達(NVIDIA)財報會議來臨!
輝達(NVIDIA)股價1月底在中國最強AI公司「DeepSeek」推出新AI模型後經歷重挫並一路反彈,但近日又因微軟(Microsoft)疑似將放緩對AI領域的投資下挫,市場目前緊盯這間AI指標公司在台灣時間27日凌晨將公布的最新一季財報,以及公司將給予的新一季度指引!
市場認為,針對輝達GB200伺服器目前客戶需求維持強勁,在拜登政府先前一連串的AI晶片出口限制禁令下並沒有造成太多影響。此外,上一季伺服器供應鏈的問題也已獲得改善,有利於推升Blackwell系列產品的出貨量,輝達整體營收與EPS將進一步攀升。
然而,市場對於輝達的表現不僅僅是符合預期,在經歷1年半大幅成長後,如果財報數字以及未來財測沒辦法持續打敗分析師預期,就無法滿足胃口早已被養大的市場,也因此強勁的財務表現僅是基本,還須搭配輝達對於AI產業的說法及未來指引作為綜合考量因素!
微軟砍AI基建支出!AI泡沫已經浮現?
近日美國投行TD Cowen發布報告指出,微軟已陸續取消與部分民營資料中心營運商的合約,合計可能達「數百兆瓦」的容量,並同時暫停資格證明(statement of qualifications)轉換成正式租約作業(先前Meta也曾用過類似手法以降低資本支出)。
微軟針對該消息也罕見在盤中發出聲明,強調本年度的8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畫維持不變,但針對某些領域會有策略性調整,又或是放緩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雖然該消息一出後對被市場解讀為微軟有意降低AI基礎建設支出,AI算力已有過剩疑慮。但也有分析師認為微軟因先前在尋找算力的過程經歷很大的困難,因此過去大幅溢價去租借民營資料中心。在自己的資料中心建設逐漸成熟到位後,自然不需要這麼昂貴的方式來提供AI業務所需。
4大科技巨頭2025年資本支出突破3000億!
儘管在輝達公布財報前仍有DeepSeek低價模型與前述微軟砍AI支出等對於輝達昂貴的AI晶片有無必要的隱憂,但考慮到目前美國4大CSP廠亞馬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 和 Meta在先前公布2025年的資本支出仍未看到減少,今年全年的資本支出上看至3,200億美元,對比2024年的2,460億再上升達3成。
圖片來源:CMoney研究團隊整理
黃仁勳:「AI最重要的後訓練階段算力需求仍十分龐大!」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0日也在與美國私人資料儲存公司DDN執行長對談中首次談論DeepSeek。針對DeepSeek目前最強的AI開源模型R1對市場造成的影響,黃仁勳表示「市場以為這些AI公司在建立完成一個模型後就只剩下後面的推理,後面我們就不再需要其他運算了,但實際情況完全相反」。
在AI發展的3個核心階段,黃仁勳強調一開始只是預訓練,後面還有後訓練階段以及最後的推理階段,市場可能會擔心預訓練大幅減少,但其實後訓練的運算需求同樣龐大。DeepSeek的出現反而將推升AI產業的活力,讓我們看到模型效率可以如此之高!
圖片來源:DDN Youtube頻道
另一方面,先前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也在X上以「傑文斯悖論」評論DeepSeek,套用至AI領域內,隨著低成本的AI模型的普及,中小企業將更願意導入AI來協助公司營運,帶來對於AI晶片與算力更龐大的需求!
*傑文斯悖論(Jevons Paradox):當技術進步使得某種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時,反而可能導致該資源的總需求增加而非減少。
圖片來源:Satya Nadella 社交平台X貼文
CMoney觀點
綜合上述,CMoney研究團隊認為AI中、長線發展仍未有任何改變,但是目前市場資金對於先前漲多的AI硬體類股已不再青睞,伺服器相關組裝廠連日承受賣壓。在資金輪動下,我們認為這次輝達的財報會議,投資人可以更聚焦在邊緣AI如工業電腦、機器人等的應用,但仍要注意短期資金避險下帶來的震盪!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