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但競爭激烈,大樹 (6469)股價 350 元→ 170 元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 國內藥局龍頭 大樹 ( 6469 ),2023/12 時第一次提及,當時價格高達 350 元,近一年股價持續下探至 170 元,可說成也疫情、敗也疫情。
2019 年,大樹購併了美吾華集團旗下連鎖藥局博登,公司喊出 2025 年要達到千店規模,疫情期間更推出 跨品牌、跨產業、跨海外的三跨計畫,揚言要打造打造大健康產業「四千」(千人、千廠、千店、千面)。
然而好景不常,疫情後導致各方人馬進入連鎖藥局產業,甚至盲目展店,造成人事與租金都不合理的上升,不少藥局轉虧或獲利明顯年減,大樹本身成長預估也持續下修,擴店進度落後,營收成長趨緩,本益比 (P/E) 也從 50 倍下修至 30 倍。
台灣藥品市場持續成長,連鎖藥局是趨勢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之《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資料,台灣 2023 年藥品、醫療用品及化妝品零售市場之營業額估計為 2245 億元,年增 4.6%,近十年平均成長率為 3.19%。從趨勢來看,藥品零售市場與國內景氣循環相關度低,並未因景氣衰退而受到嚴重衝擊。
2026 年,台灣將進入超齡化社會, 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 20%,高齡社會業對藥品及醫材的需求將日益升高。整體而言,台灣藥品市場未來將呈現持續成長趨勢。
藥局部分,根據財政部統計,2023 年全台藥局已達10584 家,總家數已超越 7-11的 7000 多家門市,換言之,現在看見藥局的機會比以前更多,但這也意謂著 傳統小藥局 將面臨越來越艱難的處境,猶如早年的 雜貨店被 連鎖超商取代,未來 10 年藥局連鎖比率則會提高至 50% (當前的 6 倍),獨立藥局則會消失,大樹藥局做為產業內的龍頭,未來的獲利關鍵就在 規模優勢,營收能否持續成長將是重點。
大樹( 6469 )
國內連鎖藥局龍頭
大樹成立於 2001 年 5 月,為複合型社區藥局,以連鎖藥局門市銷售藥品、保健食品、婦嬰用品、化妝品等產品,並提供診所、聯合門診中心、群聚醫療社區、處方及藥品統籌等採購服務。公司亦跨足合作經營中醫診所,為桃園縣市最具規模的醫療團隊。截至 2024 年 11 月,旗下門市共計 385 家,佔國內連鎖醫藥通路總店數約 21%,佔整體藥品、醫療用品及化妝品零售市場比重為 7.19%。
營收結構
婦嬰用品 34.6%、保健藥品 27.9%
- 婦嬰用品 : 嬰兒及成人奶粉、尿布、孕婦及嬰兒用品
- 健保處方藥品 : 處方箋調劑藥品
- 保健藥品 : 保健食品、藥品
- 健康照護用品 : 成人營養品及尿布、醫材用品、美容保養品
- 其他居家 : 生活用品、食品
截至 2024Q1 年,公司營收比重為婦嬰用品 34.6%、保健藥品 27.9%、健保處方藥品 15.6%、健康照護用品 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