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元大金
行政院院會通過當沖稅率減半優惠延長三年,
當沖降稅將延長至2027年底,
朝野立委黨團已達成共識,
將當沖稅減半列為年底前通過的四大優先法案,
元大金預估明年台股日均值約5000億元,
元大金2025年的營運動能如何?
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篇將與您分享:
1.元大金(2885)簡介
2.營運概況
3.未來展望
4.股利政策
5.體質評估
6.結論
元大金(2885)簡介
元大金成立於2002年,
以元大證券為獲利主體,
旗下共有元大證券、元大銀行、元大投信、元大期貨、元大資產管理、元大創投、元大人壽七大子公司,
元大金在泛證券領域具有產業龍頭的競爭優勢,
元大證券以13.3%的國內證券經紀市占率排名第一,
而元大期貨及元大投信也以超過20%的市占率在各自領域名列第一,
金控2024年前三季的獲利比重為:元大證券56%、元大銀行28%、元大投信10%、其他6%。
營運概況
元大金前三季EPS為2.09元,獲利年增15%
元大金公布第三季財報,
前三季稅後淨利271億元,
今年前三季的EPS為2.09元,
相較於去年同期的EPS 1.85元,
獲利年成長15%。
元大金泛證券子公司的獲利持續亮麗,
主要受惠台股今年以來的強勁多頭走勢,
台股價量齊揚帶動日成交量較去年大增,
相關的金融商品交易也持續熱絡,
使得元大證券前三季的獲利年成長38%,
而元大投信的獲利年成長甚至高達52%,
整體泛證券子公司的業績表現優於公司預期。
元大銀行相形之下,
今年的獲利成長並不如預期強勁,
儘管元大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表現突出,
但因元大銀行今年大幅增提呆帳提存費用,
抵銷了淨手續費收入大幅成長的貢獻,
使得元大銀行前三季的獲利僅小幅成長3%。
元大人壽今年的獲利表現不如預期,
儘管元大人壽的經常性收益仍佳,
但受到台美利差仍居高不下,
元大人壽的避險成本相對較高,
拖累今年前三季元大人壽的獲利年減43%。
資料來源:元大金
元大泛證券體系前三季獲利年增37%
元大金泛證券業務(證券、期貨及投信)今年表現突出,
其中元大證券前三季稅後淨利152.8億元,
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8%,
今年台股雖然有震盪,
但仍舊維持多頭格局的走勢,
使得台股的交易持續熱絡,
台股今年的日均量持續優於公司預期,
根據統計台股前三季的日均量為5415億元,
較去年的日均量大幅增加51%,
帶動證券龍頭元大證券的經紀手續費收入年增46%,
以及自營操作的獲利年成長54%。
元大投信前三季的稅後淨利27.8億元,
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增52%,
獲利表現更勝一籌,
主要受惠台股大多頭帶動ETF基金熱賣,
元大投信管理的基金規模持續擴大,
到9月底的基金規模已達2.08兆元的歷史新高。
元大期前三季的稅後淨利為16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13.1%,
主要受惠今年的股市震盪幅度加劇,
帶動投資人的避險需求進一步增加,
包含股票期、台指期、美股指數期等都有不錯的成長。
元大銀行前三季稅後淨利小增3%
元大銀行前三季的稅後淨利76.5億元,
較去年同期僅小幅成長2.7%,
獲利表現不如其他本國銀行有2成以上的成長幅度,
我們分析元大銀行今年的獲利結構,
雖然元大銀的財富管理產品持續熱賣,
帶動銀行的手續費淨收入年增39%,
且隨著存放款的穩健成長,
央行連續兩季調升存準率,
使得元大銀行的淨利差連兩季回升,
由第一季的低點0.84%回升至第三季的0.89%,
元大銀行前三季的利息淨收益也有5%的年成長,
但受到今年以來大幅增提呆帳費用10.8億元的影響,
呆帳費用提存金額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4億元,
拖累今年元大銀行的獲利成長表現。
元大銀行的總放款餘額為1.23兆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19%,
其中以個人信用放款年成長幅度33%最高,
房貸業務也有18%的成長幅度,
元大銀行的放款品質維持良好,
逾放比僅0.04%,
備抵呆帳覆蓋率3545%。
元大金前11月EPS為2.63元,獲利年增31%
元大金自結11月稅後淨利37.3億元,
累計1到11月的稅後淨利為340.7億元,
較去年同期大增30.8%,
元大金累計EPS已達2.63元。
分析元大金主要子公司前11月的獲利表現,
持續受惠台股多頭行情交投熱絡,
以及在證券相關業務的規模經濟優勢,
證券業務前11月維持強勁的成長動能,
以元大投信與元大證券的獲利表現最為優異,
前11月的獲利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54.5%及54.1%,
而元大期貨也有獲利年成長17.8%的好表現,
至於元大銀行前11月的獲利則轉為年減5%。
資料來源:元大金
未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