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理財資優生》邀請號稱財經天橋底下說書的,超人氣財經 YouTuber 游庭皓,深入剖析台灣房東與股東成為「最佳職業」的原因!皓哥以他的 10 年財經觀察,解釋實質薪資負成長與資產遊戲的規則,並分享景氣投資心法、ETF 布局及如何養成長期紀律!
游庭皓:台灣最好的職業是股東跟房東!
游庭皓在財經界約有十年的時間,他曾講過台灣最好的職業是股東跟房東,因為這幾年勞動力增量的增速是遠遠低於資產增幅的速度,如果是從實質薪資來看,幾乎從 2021 年至 2023 年連續三年都是實質薪資翻負,代表著薪資有漲,但卻漲不贏通膨,我們只有兩種方式,賺更多一點薪資,或是參與本輪的資產價格的遊戲,一方面做股東、一方面做房東。
基本面根本沒效?短期永遠是情緒的變動!
游庭皓大學時,一邊念書一邊在投顧當研究員實習生,實習內容一部分是當分析師助理,另一部分就是幫公司出個股報告,從那一刻他大概知道你很難用基本面去分析股價在一個季度內的走勢,後來去做總經研究以後,發現短期內其實你永遠都估不準的,因為永遠都是情緒的變動,但長期已經可以抓到某些規律,包括庫存循環三牛一熊的規律,時間一放遠與其在低基期亂買股票,他也不在高基期研究財報,因為他發現最後他賺的其實就是景氣的錢。
游庭皓的景氣投資法:低位階更要買股票!
游庭皓的景氣投資法,其實就是低位階買股票、高位階就不研究財報挑股票,今年以來持續創新高,大家都認為它在一個相對高的位階,景氣週期的調整,通常是三年牛市搭配著一年熊市的正常調整,如果是以 2022 年 10 月到現在為止滿兩週年,距離三牛的時間結束還有一年,雖然有可能提早有可能延後,可是景氣操作有一種簡單法則叫「藍燈買股票,紅燈數鈔票」,既然在藍燈就已經買好了,多等幾顆紅燈再慢慢出清其實也不急,何況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所以就目前的景氣位階算高基期,但還沒有必要把股市部位全部出清。
非理性繁榮結束時的 4 警訊
游庭皓的策略其實就是一直待在市場當中,等到景氣進入到非理性繁榮,也就是景氣的高位階,他認為 2025 年也是非理性繁榮的狀況,而接下來有 4 指標能判斷非理性的繁榮差不多了:
- 市場交易量顯著放大,交易量大到 2021 年 6、7 千億的程度。
- 市場的供給過多,隨著終端的復甦,會有越來越多企業投入 AI,而 AI 所推升的資產行情就有可能泡沫。
- 全面性的終端復甦,市場相信景氣只會愈來愈好的時候,就有泡沫破滅的風險。
-
供給過多的問題,當每個人都在推 AI,或是跟這個時代相符的產品的話,也會有一點風險。
游庭皓投資的 3 大標準
游庭皓認為今年大家投資最大的風險其實就是抱不住,他相信的是景氣週期,也就是生產力循環,代表我們相信長期資產價格會持續創高,所以這個時候規避地緣政治風險很重要,從資產配置角度而言,我們不可能單純持有台股,或者台北股市投信發行的債券 ETF,我們要擁有美國股市,而且必須要有海外券商,而它就取決到我們投資的 3 大標準:
- 買什麼?一般投資者要盡量的規避個股風險,可以買 ETF、基金,我們的人生要用非常長的尺度來看待,所以藉由 ETF 幫你汰弱留強是很重要的。
- 買多少?除了規避個股的非系統性風險,還面臨著強大的系統性風險,股災一來誰都逃不掉,可以用債券性 ETF 規避股災,所以要有股債配置的邏輯。
- 何時買?擇時取決於我們對整個景氣週期的判斷,能不能判斷現在是景氣差的時候,能不能判斷現在是你成本價低的時候,所以基本上週期投資者唯一的區別就是你用大盤擊敗大盤,就是買在大盤恐懼期,買在景氣低基期讓你的成本價比別人低。
游庭皓的理財目標,請看完整影片👇🏻
影片/你沒見過的【游庭皓】?3招翻轉低薪,月薪3.1萬也要理財|高房價不平等,年輕要玩「資產遊戲」才財務自由?|【理財資優生】ep22
(圖:shutterstock / 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