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配ETF股息縮水該跳船還是堅守?破解高股息投資人的心魔

Money錢

Money錢

  • 2024-12-10 11:09
  • 更新:2025-01-07 09:53

月配ETF股息縮水該跳船還是堅守?破解高股息投資人的心魔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近期幾檔熱門的月配息ETF股息縮水,讓投資人紛紛想「跳船」,重回季配息ETF的懷抱。究竟追逐配息能不能帶來更好的收益?投資人又該如何調整心態與審視手中標的呢?

 

撰文:威利財經角

 

近期月配息ETF的配息比較差一些,比如說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或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36)。於是,原先追逐月配息的投資人,又想要回頭投資老牌的季配ETF,例如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因為它們的配息狀況還算穩定。

奇怪的是,季配的 ETF 本來是先出的,因為大家覺得月配型ETF不錯,於是投資,但發現收益好像慢慢變差,然後又回頭想投資季配。這種不斷追逐配息的心態與做法到底有沒有意義?

 

回歸領息目的 審視標的與現金流目標

很多投資人鍾情高股息ETF,我猜主要原因有2個:⑴生活所需,把股息拿來繳房貸、信貸,或其他貸款。⑵雖然手上有資金可以運用,但擔心持續花用會坐吃山空,願意承擔多一點風險,把資金投入不賣股現金流,希望只領股息,本金可以盡量保持不減。

基於這2個原因,投資人不應該為追逐股息而換股。我認為理由有2個。

理由1:精挑細選長期標的,不該因為短期股息降低而更改。我個人設定的長期股息流標的須符合3個條件:(1)掛牌3年以上;(2)穩定配發股息,可以觀察配息的中位數與平均數是否靠近;(3)股息每年成長。

理由2:如果投資人發現股息變少後,無法支應生活所需,代表先前設計股息流以及挑選標的時沒有想清楚或計算精確,建議重新計算並找出有餘裕的股息流目標。

以繳貸款為例,在設計股息流時,應該要拉出一些餘裕空間,即使配息不佳,也能支應所需的現金流,自然不用急著換標的追配息。那麼該如何抓股息流餘裕?

 

存股預留安全邊際 避免因配息減少而驚慌

以下以00878為範例計算其餘裕空間。

表1為00878的每季收益,除00878剛掛牌的2020年第4季、2021年第1季配發較低外(我認為剛掛牌後的一段時間有這樣的情況很正常),後面其他季度都穩定配發0.2~0.3元,而且以2021與2024年度相比,股息成長率達19.7%。

月配ETF股息縮水該跳船還是堅守?破解高股息投資人的心魔

 

我們可以用較安全的計算方式來預估股息流,也就是以年股息的中位數與平均數作為計算的基準。從表2可以發現,00878的年股息中位數是1.16元,年股息平均數是1.23元,兩者差距不大代表穩定配發。

月配ETF股息縮水該跳船還是堅守?破解高股息投資人的心魔

 

假設月需求現金股息為1萬元,即每年需要120,000元,在00878年股息平均數與中位數兩者取其低,來計算合理的安全邊際,最後得出每年所需現金流為132,000~168,000元,所需張數為114~138張(詳見表3)。

月配ETF股息縮水該跳船還是堅守?破解高股息投資人的心魔

 

綜合來看,高股息 ETF可能有時配息狀況不如預期,但拉長時間來看,只要篩選策略、設計指數符合個人的投資風格,就不需要因為當下股息變少而煩惱。

老話一句,我們要了解最初投資目的和股息流的期待是否符合預期,而不是頻繁改變投資想法。投資不應該這麼辛苦,工具應該改善人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12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月配ETF股息縮水該跳船還是堅守?破解高股息投資人的心魔

Money錢

Money錢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