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葉教授建立一套選股模型,明確告訴你要買什麼股票
並用科學實證方法,證明了他的獲利能力!
選股模型推出之後,有不少投資朋友來信,問了葉教授一些問題
我們花了一點時間,將這些問題統整起來,希望能給大家參考喔~
我們來看看 這些讀者的疑問是什麼?
(以下用" Q",表示讀者的問題)
("葉",表示是葉教授的回覆)
Q 1:選股系統 近半來績效如何?
葉:選股系統 2013年下半年,報酬率超過 台灣50、台灣中型100的2倍
首先跟大家解釋一下,選股系統的評估方法是:「在每個月第1個交易日的前1天,用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5面向選股法兩個系統 進行選股,並在選股一個月後,以CMoney資料庫中的 月報酬率資料為準,得到每一個股 在選股後的一個月內的報酬率。」
系統自推出以來(2013/7~2013/12)績效如下表:
Q 2:為何1月1日選出最佳50股,到了1月4日有少數股不在新的選出最佳50股中?我該賣掉它嗎?
葉:漲價後,其投資"價值"降低,只是 擠不進最佳50股,它可能仍是"好股"。
台股 上市上櫃有1000多檔,沒有 絕對會賺或陪的股票,只有"相對"好壞。
例如我們在1月1日選出最佳50股,到了1月4日原來排名第40名的股票,可能因為股價上漲5%,造成PBR提高, 其投資"價值"降低,排名變成第60名,因此到了1月4日再選最佳50股時, 找不到此股。
這並非代表該股變成"壞股",而只是 擠不進最佳50股,它可能仍是"好股"。
此外,一旦股票上漲,它的上漲過程常常沒有一帆風順,必須有耐心讓它達到"合理"股價,一個月的時間是有必要的。
我們無法精確估計"合理"股價"是多少,因此不如以逸待勞耐心等一個月的時間。
例如, 從1月4日到1月31日可能再漲5%,沒有道理立即賣掉它。
事實上選股的目的就是希望它漲價。
漲價後,其投資"價值"降低,排名自然往後,最後必退出投資組合(例如前50名),你可說這支股票"畢業"了。
永遠不畢業的股票反而是爛股。
例如某股本益比維持10,如果EPS不能增加,股價必不動,這種股票豈是好股?
我們實驗過, 每週、每月、每季買賣一次會如何?
發現每週一次比每月一次好一點點,但扣掉交易成本幾乎相等。
而每月一次遠優於每季買賣一次。事實上每月買賣一次的周轉率並非1200%,實際上只有200~300%。
Q 3:會不會有每個月1號買進,2號他就消失在選股裡面?
葉:我的模型是定時換股, 即使2號消失了,也不用馬上賣出,會持有到下次換股。
實證結果表明,這種可能性小。
我的模型建議 每月換股一次最佳,不過你也可將資金 分四份,每周換1/4, 好比美國的參議員兩年換1/3。
(參見Q 2的解答)
Q 4:如果假設紀律操作,每個月1號買,每個月30賣,中間已經觸及停損位置,需要賣出嗎?
葉:建議堅持到月底,除非您有強烈的理由。
停損停利表面上看來是好主意, 其實不一定。
實證結果指出, 停損或停利 確實可降低風險,但無助獲利,且交易成本大,最終結果是獲利低。
Q 5:進出場是要自己看技術面嗎?(如果是單月高點的話,還是要買入嗎?)
葉:選股系統是定期換股,但永遠持股,期報酬率遠高於純擇時不選股。
我們實驗過,純選股不擇時,期報酬率遠高於 純擇時不選股。
什麼是純擇時不選股?例如買賣ETF,就是 依技術面進出股市。
我會建議用自己的資金永遠持股 (但遇到金融海嘯例外),不需白費力氣看技術面進出。
Q 6:「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應用於金融類股之看法,即「金融投資組合5支」與「金融指數」之報酬率比較,其實證回測如何?
葉:金融股數量不多,回測的可靠度低。
一般來說,不建議集中投資單一產業,最佳投資組合策略是「產業均衡」!
Q 7:請葉教授只針對「GVM大型股」,說明與台灣50 ETF比較最近半年之月報酬率?
「年報酬率15%的選股模型確實存在(三)」提到「選股模型在大型股的樣本,報酬率仍可達15%」,剛才看到「成長價值模型(GVM)最近半年的實戰成果」打敗台灣50 ETF,那只針對GVM大型股的部分呢?
葉:回測證明,大型股最近半年(2013/7~2013/12)之月報酬率累計高於台灣50 ETF 5%。
Q 8: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裡面,預估ROE 跟 預估本益比 是怎樣算出來的?
預估本益比
近四季本益比的盈餘,是過去的盈餘,
雖然精確的未來的盈餘是不可能知道的,
但總有一群分析師 孜孜不倦地 拜訪、調查公司,估計未來的盈餘。
用這樣的預估盈餘 算出來的本益比,就稱為 預估本益比。
股價淨值比(P/B)
股價淨值比 = 股價 / 淨值
通常,股價淨值比 愈低,代表愈便宜,我們稱「價值股」。
預估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 盈餘 / 淨值
是公司利用淨值,產生利潤的能力,愈高愈好
而我們將股價淨值比(P/B) / 預估本益比,作為預估ROE的值
經過統計回測,績效是不會騙人的
用一套有效的系統,幫你選好股
葉教授的年報酬15%選股模型
選會成長的便宜股票►►【成長價值指標 選股法】
為你量身訂作你的選股模型►►【5面向選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