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魯週末庫存觀察 3/31
這個單元的目的是 1.陪大家用風度圖看行情。 2.「示範」風箏APP中心思想的選股邏輯
只看漲跌,沒有中心思想的人就很容易每天隨著漲跌情緒在波動,永遠放不出獲利的風箏。
最近可能因為上節目的關係,看到不少人來問我上理財達人秀講到的標的,遇到停損後又飆上去之類的問題。這我也只能會心一笑,不能多說什麼。放風箏APP的用戶看到這是不是有偷笑XDD
策略的使用方式跟答案我可是🔒在風箏APP的VIP文裡,用戶權益怎麼能隨便亂說出去呢~~
第一,節目上我是主要是拿成值排行來簡單分享,如果只是單純追成值就能贏的話也太天真了吧
第二,「中心思想」的建立 + 「適合自己的策略」的使用 才是關鍵 (更別說凱瑞研討會看懂新聞的觀念了
反正,選股跟策略的使用,我只會分享給風箏APP的夥伴們咯,那就來看看這週不魯動態調整的邏輯吧。
3/31/2024 以放風箏APP 中心思想為基準選股(成值,營收YOY,可說服自己的「題材」
上週提要:GTC大會的題材,題材新聞是無法用數據「視覺化」的,所以風箏APP比較少談,但重點就是題材要可以「說服你自己」這樣你的心態才會抱得住!
這週被問到好幾次的是 #英業達!(上次上節目講的,所以我才猜是免費仔跟單XDD
因為他是先突破,拉回跌破5日線,然後再拉那種!但有發現嗎?我從來不講什麼技術面突破這種。。。這就是策略技術面會篩出來的而已,買不買還是要看中心思想啊!而且追突破這種做法,老實說啦 我覺得勝率頂多就3成而已,如果又不會判斷行情(沒風度圖幫的話),追突破這種方法要能穩定獲利真的很難很難。
一般可能要好幾年才能領悟,可是免費仔我是懶的指點 哈哈哈哈哈
結論是我根本沒買英業達啊,我只是上節目拿成值講講而已XDDD (免費仔別當真啊
衝上成值前面是沒錯,可是看營收yoy跟題材新聞,都真的沒說服我。。。我上週是買 #週趨勢風箏的 #和碩的拉回,成本也建立的不錯。但自己設定週期的出場策略就執行好,賣出沒啥好說的,因為大家使用的策略週期都不一樣 對吧(例如 重電族群
( 本單元只是「示範選股邏輯」,你該有自己有的買進理由跟判斷大環境的意識
- 廣達
- 還原一下我買進當天的邏輯給大家看(我只把風箏訂戶當自己人分享 <3
1. 週四起床在馬桶上我就注意到廣達的新聞了(搭載輝達 GB200 晶片裝置代工訂單湧入 廣達迎最強 AI 伺服器大單 03/28 00:22:05
2. 9點一開盤沒多久廣達就跳到成值排行TOP2了(瞬間想起早上的新聞,當下最主流的題材
3. 所以約莫+2%我就先建好基本部位了
4. 漲到4%時上 #打工型 #上班族型 強勢風箏策略時,我就把部位建滿了
雖然營收YOY還沒開出來,可是 成值/ 新聞題材/ 預估EPS 等的其他條件很說服我,就不猶豫先動作了
(風度又轉回強風,強勢策略的做法我也比較安心
中心思想: 金流成值 / 族群題材
• 緯創
- 成值金流 + 成值YOY
- 這次是不是真的,我也說不準,不過也只有先嘗試了才知道,反正強勢策略如果成本買在第一根的話,出場策略也很好設定
中心思想: 成值金流 / 營收YOY / 族群題材
- 建準
- 成值金流/ 營收yoy爛爛的,但預估EPS還算值得看一下
- 盤中被幹回平盤我就有興趣了。。
- 但基本上買的部位大小就無法跟廣達比
中心思想: 金流成值 / 族群題材
對我來說 主題材就是 GTC大會講的架構 - GB200相關
其他什麼 軍工展啊 生技展啊 那都是3-4線題材罷了,沒有任何一檔進得了成值TOP30
我要把我主要的部位都放在「第一線的大題材」,我只要最好的,其他的可以滾
我一直在示範的是
我隨時都給自己「很明確」的基準,很明確的中心思想,說什麼都影響不了我的!
有些人問過我,凱瑞新聞研討會跟風箏APP使用很衝突(?)
完全是相輔相成的OK?!新聞的解讀就是我常提到的「可以說服你自己的題材」!只是APP主要是著重在「視覺化」的條件,系統可以寫出來 篩出來的,所以無法視覺化的邏輯/觀念 就只能讓凱瑞去負責咯 XD
真要說的話,解讀商業新聞的邏輯其實是凌駕於這些"客觀條件"之上的,因為「商業運行的原理」才是投資市場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