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你將會看到:
3月TV面板報價漲幅擴大,SDP恐停產使供給更加緊縮
近期面板產業迎來落底回升的行情,市調機構 WitsView於3/20發布2024 年 3 月下旬的面板報價,在 TV 面板方面,55 吋 TV 面板均價 127 美元,相較 2 周前的 125 美元上漲了 1.6 %,整月合計漲幅達 2.4%,相較 2 月份的 1.6% 再度擴大,而 65 吋大尺寸電視面板報價為 171 美元,近 2 週上漲 1.8%,漲幅甚至比預期還多 25 %,透露需求優於預期,同時市調機構TrendForce也預告,第2季電視面板價格還會繼續漲。在電視面板報價持續拉升之餘,原本價格持平的 IT 面板也開始轉為上漲格局,其中27 吋監視器( Monitor )面板均價 62 美元,近兩周上漲 0.6 %,而 14 吋筆電( NB )面板雖持平但也有望於24Q2轉漲。
同時帶動面板價格上揚的還有鴻海(2317)集團轉投資日商夏普旗下生產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LCD面板)的子公司堺工廠(SDP),市場傳出消息指出可能在6月停產,事實上關於面板減產的消息在2023年12月也傳出過,中國 4 大面板廠包含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光電、咸陽彩虹宣佈擴大減產幅度達 2 成,整體產業稼動率下滑至6成以下,使得面板供需吃緊,進而帶動面板迎來回升行情的第一槍,若SDP未來確定執行停產將使供給更加緊縮,有助於支撐面板報價。
TV面板報價成為關注重點,四大類別走勢明朗
根據市調機構 Omidia 統計,在面板的終端應用當中,TV面板出貨面積比重高達近8成,顯示在分析面板產業的趨勢上,市場將以TV市場為主。而TV又能進一步拆分為32、42、55、65吋等不同尺寸,我們可以根據報價走勢將面板進行分述,進一步找出關鍵類別:
回到前段提到的,65吋大尺寸TV報價漲幅比預期高25%,代表市場對於更大大尺寸的需求優於預期,主因受惠於2024年將有3大運動賽事,其中奧運為市場最為矚目的焦點,有機會刺激民眾購買更大尺寸的TV產品,因此可以看到漲幅優於預期,而面積成長將更有助於去化業者產能,讓面板產業供需維持較為平衡的狀態。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32吋TV面板報價為扮演領先指標的關鍵角色,從下圖各類別面板報價走勢看出,32吋面板報價是最先反映的,透露著接下來其它類別報價跟進反彈的趨勢。
在IT面板方面,TrendForce預期目前已邁入淡季尾聲,各大品牌商備貨需求將從第 2 季逐漸轉強,因此 NB 面板也有望展開上漲行情。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就預期人工智慧電腦(AI PC)新品效應,以及Windows作業系統升級有機會刺激換機潮。
提到TV面板就不得不提面板雙雄群創(3481)和友達(2409),兩者均以電視面板為主力產品,隨著報價漲勢延續且漲幅持續擴大,法人皆看好面板雙虎後續表現。TrendForce也表示,3 月後品牌商採購力道進一步提升,帶動24Q1電視面板出貨量季增5.3%,且24Q2還會再季增10.5%,因此下段將分述兩間公司的業務及展望。
群創(3481):低庫存按需求生產、短中長期皆穩定成長
群創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生產商,隸屬於鴻海(2317)集團。而根據市調機構 IDC 統計,群創在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市佔率約 13.2%,排名全球第 2 大。群創目前產品終端應用除了電視、筆電、桌上型螢幕、手機之外,也積極往車用發展,在產品營收比重方面,電視占35%、可攜式電腦占18%、車用產品占27%、手機及商用產品占14%、桌上型螢幕占6%。
目前因短期市場呈現低庫存水位和高出貨動能而受益,短期主要有三大方面利多:面板供應、整機備貨和銷售展望。面板供應方面目前維持低庫存、按需求生產,正好與前段的去化產能相呼應;而整機備貨方面目前渠道庫存健康,群創表示正啟動生產備貨需求;最後則是銷售展望,主要受惠於三大運動賽事(歐洲國家盃、美洲國家盃、巴黎奧運)刺激電視需求。
在中長期方面,過往中國面板業者透過政府大力補貼而積極擴廠的現象也已不復存在,整體產業維持有序生產,且消費者偏好持續朝大尺寸化、高解析度發展。
友達(2409):雙軸轉型策略,切入車用拓展新業務
友達同樣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生產商,並且根據市調機構 IDC 統計,友達在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市佔率約 10.4%,排名全球第 5 大。
終端應用領域除了常見的 TV、筆電、監視器、手機之外,近年與群創同樣是朝利基型應用發展, 2023 年第 4 季營收占比為: TV 21 %、監視器 12 %、行動裝置 24 %、車用螢幕 15 %及其它 28 %。除此之外亦將營運觸角擴及系統暨解決方案還有能源事業等非面板領域。
友達目前以「雙軸轉型策略」為主要發展方向,包含集中資源發展高附加價值的面板產品線(Go Premium),以及以顯示器技術為核心,結合 AIoT 應用提供垂直領域解決方案(Go Vertical),朝向提供客戶從軟硬體到系統整合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
例如 2023 年 10 月初友達宣佈斥資 204 億元收購德商 BHTC,該公司為 Tier1 汽車零件製造商,自 2015 年開始切入車用人機介面,與友達想要成為車用人機策略供應商的方向一致,未來併購效益有望逐漸發酵,使友達成為智慧座艙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延伸閱讀:
【台股研究報告】美時(1795)全新成長動能湧入,2024年營運將再創新高!
【台股研究報告】台達電(2308) 輝達GTC唯一電源供應廠,AI伺服器電源訂單全拿!
【台股研究報告】富旺(6219)營運將大爆發!未來 3 年有 15 大新建案完工,獲利逐年創高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