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股神巴菲特投資智慧,讓你荷包滿滿好過年

麥樹仁

麥樹仁

  • 2013-12-27 11:29
  • 更新:2018-07-14 00:21

 

巴菲特35年的投資智慧

 

1977

大部分的公司會宣稱EPS創新高,這沒蝦咪新奇的,

例如股本擴充10%,和EPS 5% 的成長,

因為光是靜止不動的定存戶由於複利的效果就會有這結果,

所以股東權益報酬率才是測量企業的工具..

(簡單的說:ROE比EPS更適合做公司的評估)

 

1978

我們不會想要預測股票市場的下一步,也不認為誰能預測短期股票市場的走勢

(簡單的說:別相信任何預測股票市場之說)

 

1979

從我們的投資經驗來說,轉機很難發生,還不如用公道的價格去購買好的企業,這勝過你用便宜價格去買普通的企業..

(簡單的說:寧願用稍高價格買好公司,也不要用便宜價格買爛公司) 

 

 

1980

購買力才能算是真正的投資獲利,

假如你放棄了去買10個漢堡而去投資,然後你收到了兩個股利,

這些股利可以買兩個漢堡,

最後你賣出持股卻只能買八個漢堡,實際上投資這是沒有收入的.

(簡單的說:購買力才是衡量最後的投資成果) 

 

1981

股價會追隨企業的價值很長一段時間,但在麼一年,它可能反覆無常.

(簡單的說:短期公司價值跟股價可能沒關係,長期來說會走向一至) 

 

1982

如果一個投資人付出太高的價格去購買一家優秀企業,

就算未來公司發展得不錯時,投資人也不會獲得蝦咪

(簡單的說:用高價位買好公司是糟糕的) 

 

1983

我們將會坦率告訴妳們,基於評估商業價值的長短處,

畢竟如果妳們處在我的位置上也會想知道這些事實....

我們相信坦率的好處,因為對CEO來說企圖誤導人將被自己所誤導...

(簡單的說:要坦率) 

 

1984

透過回購股票,企業的每股實質價值將會提升,這比你去併購企業更有價值

(簡單的說:在一些情形,要買自家股票能提升價值) 

 

1985

擁有管理良好的紀錄是重要的 --

重點不是你能讓船划的多快,而是船本身是否良好,

與其在花精力在修補長期漏洞的船,還不如直接換一條船還省些精力..

(簡單的說:不要花時間在爛公司上) 

 

1986

我們喜歡跟那些我們喜歡和欣賞的人一起工作,

和那些不喜歡的人一起工作就像為錢而結婚一樣,

這絕對是很差的想法,特別是如果你還很有錢的話..

(簡單的說:和喜歡的人一起工作) 

 

1987

股市獲勝的祕訣對投資人有相當的吸引力,

就我的意見來看,成功的投資沒有不是由公式,程式或是股價在股市波動所造成的.

而是投資人對商業的判斷與避免被市場情緒影響的能力

(簡單的說:投資只做商業判斷,同時避免受情緒影響) 

 

1988

要評估套利有4個問題要問

1.這發生的機率有多少ㄋ??

2資金會被套多久ㄋ,

3是否有那種併購競價的好事情發生ㄋ??

4如果反托拉斯法或是財務狀況讓事情沒發生的話會如何ㄋ??

 

1989

因為稅法的運作,我們喜歡李伯大夢式的投資方式(買了就不管它),

因為她這方式本身就有數學上的優勢,不會被頻繁交易課稅

(簡單的說:長期投資可以避免被課稅) 

 

 

1990

因為20:1的槓桿會放大長處跟短處,我們沒有興趣用便宜的價格去購買那些經營不善的銀行,

反之我們願意用公平的價格去購買良好的企業,如富國銀行..

(簡單的說:槓桿會讓購買差的銀行顯得相當危險) 

 

1991

商品或是服務的專營權住要有三項,一是需要和渴望,二是無替代商品,三是沒受價格管制的

 

1992

我們認為價值投資這名詞是多餘的, 投資不就是尋找價值並支付相當的價格??

一直付比價值更高的價位,這應該算是投機,

但這也沒犯法,也不算沒道德,也沒有財務灌水..

(簡單的說:投資就是買低於價值賣高於價值) 

 

1993

最糟的一句話莫過於你不會因為股票獲利了結而破產,

但你能想像一個CEO用這方式賣出一個明星企業嗎??

(簡單的說:只因為想獲利了結而賣出一家好公司是笨蛋) 

 

1994

我們持續忽略政治很經濟的預測,對投資人來說這些太昂貴而無用....

我們通常是在大環境最差的頂峰大家恐謊時去購買股票,

恐慌是趕流行投資人的敵人,卻是基本面投資人的好朋友..

(簡單的說:忽略預測,避免恐慌) 

 

1995

公司獲利的程度主要由三項所決定,

第一是運用資產的獲利,

第二是負債成本多寡,

第三是槓桿的使用是 -- 也就是說,利用負債來取得資產的程度,而不是用股東權益

 

1996

沒有明智的觀察家會質疑可口可樂和吉列會主宰各自領域在很長的一段投資週期,如10年或是5年之後.

波克夏擁有1/4P&G股權,同時也是可口可樂的最大股東,這決策它還依舊是對的

 

1997

除非那些已經買入股票的人對於股票上漲應該高興以外,投資人應該喜歡在低價位買股.

(簡單的說:投資人應該要喜歡低價買股票) 

 

1998

我們給我們的經理一個簡單任務,大家只需要照自已的方式去做事業就是了,

不論你是100%的持有,或是它是妳和妳家人資產的一部分,或即是他是不可被賣出併購一世紀.

他們的決定能夠被會計計算影響一些,

我希望我們的經理想該如何計算,而不是它們會被哪種方式如何計算ㄋ

(簡單的說:不管會計如何計算,公司價值不會改變) 

 

1999

我們沒有科技見解,但這不會困擾我們,

畢竟還是有很多商業領域對孟格跟我來說不是專家.

換句話說,我們不會評估專利,製成,或是地質的前景.

但我們不會跳到這些領域去判斷...

(簡單的說:投資你了解的東西) 

 

 

2000

一根針總是在等待搓破投資泡沫,投資人學到古老的教訓,

首先,在華爾街,一些利益團體會賣出任何投資人想買的商品,不論這些品質的好壞.

第二是,投機看起來很簡單時卻是最危險的時候

(簡單的說:大多頭泡沫時請小心) 

 

2001

有些人不同意我們聚焦在相對數字的方法,說相對數字不能吃.

但如果你期待夢格和我本人,投資人會人高興的,如果經年累月來我們總是比S&P500績效好一些

 

2002

很多人爭論衍生性金融商品可以減少系統性風險,

因為當參予者沒辦法承受風險時,它們可以轉嫁給其他較強的人身上,這些人相信在微觀層面,

衍生信金融商品可以穩定經濟,活絡貿易,消除波動,

事實上他們說的是對的......

孟格和我相信,以巨觀層面去看這是危險的,擁有相當大的風險,

特別是信貸風險,已經集中在相對少數人的交易商裡,

而這些交易商互相交易相當頻繁.以至於當一個出問題時,很快的就會影響到另一個.

在這基礎上,交易商擁有巨額的非交易商款項,

一旦出現單一事件時,會同時出現問題(如同電信業的崩潰或是民營電力業的價值減損).

他們最終產生了系統性的風險

(簡單的說:衍生性金融商品有系統性風險) 

 

2003

獨立意味著,當CEO做錯事時,它願意去挑戰它,

這對董事來說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特質.

當然要找到擁有高品質的人,並且它的利益還與股東利益佔在同一線是相當的不容易..

(簡單的說:要讓CEO跟董事會獨立相當不容易) 

 

2004

過去35五年來(直到2004年),美國的經濟獲得豐碩的成果,

照常理來說,投資人也應該獲得不錯的成果,取而代之的是平庸甚至時災難.

主要有三種原因造成這投資結果,

由於頻繁交易或是額外過多的投資管理費用造成了投資的高費用.

第二ˋ是投資依靠的是秘訣,流行而非思想周到,或是量化的商業評估,

第三則是在上漲很多時泡去購買股票,當下跌很多或是委靡不振時殺出股票.

投資人應該要記得的是興奮跟費用是你的敵人,

投資人應該要試著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簡單的說:手續費,管理費會侵蝕你的投資成果) 

 

2005

當委員會變成和CEO走在同一條路時,CEO巨大的遣散費,豐厚的福利和對普通績效過多的支付通常都會發生.這戲碼相當簡單,通常是3個或是叫董事(故意選的)經過幾小時的討論,最後得到了福利要一直往上調,除此之外委員會還會討論其它的福利,原因只是因為其他公司也有..

(簡單的說:董事跟CEO利益通常是一致的) 

 

2006

公司高管通常抱怨政府開支和批評管僚,說他們花納稅人的錢好像不是自己的錢一樣,但其是有時那些高管的行為也是會如此,例如在1980年代,一個公司有一個理髮師叫Jimmy,他每一周幫高管檢一次頭髮,當公司要減預算要叫它們自行付剪髮費用時,他們可能就馬上變成三周來剪髮一次..

(簡單的說:高管通常只會圖利自己) 

 

2007

一個偉大的商業哦是必須要有一個護城河來保護它的投資報酬.資本主義的現況會讓競爭者不斷的攻擊這些獲利豐厚的堡壘.因此,對於長久成功不可或缺的強大障礙是必要的,諸如低成本的GEICO,COSTCO或是全球知名的Coca-Cola,Gilette,American Express

(簡單的說:要有投資護城河,企業才能保護投資報酬) 

 

2008

回顧金融危機伺聶,面對這些壞消息,別忘了我門國家在過去所面對的災難,單單在20世紀.我們就面對兩個戰爭(一個我們可能一開始就輸了).很多的恐慌與衰退,通膨導致基本利率在1980年為21 1⁄2%;還有1930年代的大蕭條,讓失業率持續在15%到25%之間很多年.美國不缺那些挑戰,事實上我們戰勝了這些障礙,美國人的生活水平成長了將近7倍在1990年代,Dow-Jones工業指數從66漲當了11479點..

(簡單的說:在投資時,別害怕經濟災難) 

 

2009

過去兩年我們利用股市的混亂投資了很多錢,這對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好的投資時刻,因為恐懼的氣氛是投資的好朋友.那些依照評論員做樂觀預期而去買股票的投資人,到頭來他們會買到高價.股市,最終來說,買股票就是買企業,

(簡單的說:要利用恐慌來賺錢) 

 

 

2010

金錢總是朝著有利可圖的方向走,未來的不確定總是被評論員說得一而再,再而三,但回顧以前,1941年的12月,1987年的10月,2001年的9月,在這些恐慌的日子理,未來是多麼的不確定,更何況今天是無風無雨的日子,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依舊不確定..

(簡單的說:未來是不確定的) 

 

2011

邏輯相當簡單:當股價上漲時,不論你要當個買股的人或是透過擁有一家回購股票的公司,你將會受傷,反之,當股價低迷時,你當個股票買家就會有利可圖.這原因是因為情緒會讓事情變得複雜,大部分投資人喜歡那些正在上漲的股票,因為這樣讓他覺得舒服...

(簡單的說:別因為股價上漲才讓你安心去買股票) 

 


 

了解 股神投資心法 後,是否應該來實際操作一下呢?

利用 選股軟體 找出與 巴菲特條件的股票,提供你

 

巴菲特的選股條件 >> 個股營收排行

文章來源:麥樹仁投資社群網站(Makssin)

麥樹仁

麥樹仁

投資部落客-麥樹仁投資社群網站,透過部落格教讀者自行選股票。 http://makssin.blogspot.tw/

投資部落客-麥樹仁投資社群網站,透過部落格教讀者自行選股票。 http://makssin.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