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融資擴大報酬!多數人忽視「這兩點」,小心慘遭斷頭!絕對要知道...

想用融資擴大報酬!多數人忽視「這兩點」,小心慘遭斷頭!絕對要知道...

(圖/shutterstock)

}

 

 

 

融資買股、貸款買房之我見

近期發現成員中年輕一輩很喜歡融資買股,

一開始以為是因為資金不足,後來才知道,

有些是因為觀念認知問題。我們常講資金控管、

分批布局,殊不知有些人的常把『資金使用比例』、

『市值對比』兩者不會區分。

 

那到底怎樣才是好的資金控管與布局呢?

 

趕緊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資金使用比例、市值對比

『資金使用比例』我的定義是單一標的佔資金的比例,

而『市值對比』則是單一標的佔資金的比例。

這兩者在不融資的情況下是一樣的,如果是融券的話,

會有 10% 左右的差距,這也是我在資金大一點之後,

幾乎都不融資,而只會作融券了。

這樣講還是太難懂,

 

舉例說明:

當你有 100 萬,選擇了一個標的A,每股 30 元,買進 10 張,

30 萬元;如果使用融資,一般是 12 萬元( 30 * 0.4 )。

這時候有人跟我說,他還可以買 18 萬才達到資金比例。

但別忘了,全部融資使用買進 30 萬,等於買進了 25 張,

市值 75 萬的標的 A 了。通常這樣的投資人,

在老手眼中訴求短期決勝負,新手時,

就是搞不清楚自己已經處在與資金總額相當的槓桿風險中了。

我一向先強調風險再論報酬,

不是反對融資買股(想當年也是這樣拉高報酬),

而是穩中求勝的過程要搞清楚自己面臨的風險情況。

尤其現階段的規則,如果個股不幸波動超過 2X%,

可能就讓自己畢業了(斷頭)。

 


相對的,貸款買房這事,

牽扯到長期現金流影響生活品質。

幾年前,許多人跟我講買房多好賺,

因為自備款兩成,只要每坪漲個 10%,

就可以賺多少之類的,其實這是廢話。

 

舉例說明如下

每坪 30 萬,30 坪的標的 B 房。

900 萬只要準備 180 萬自備款,每個月的貸款金額如圖。

然後想著只要上漲 10%,就會賺到 90 萬,

再來告訴我獲利接近 50% (成本 180萬 )。

那有沒有想過賣不掉或者跌個 10-15% 呢?現在不就發生了。

 


房地產比股市的槓桿幅度才有過之而無不及,

通樣市值跟本金的對比,只要風險一來,

跑不掉的、全軍覆沒倒賠的數也數不清。

前陣子有個年輕夥伴問我,租屋 2 萬、貸款買房月繳 2.5 萬,

好像買房比較划算。那我就拿這樣的例子告訴他。

如果未來一兩年房地產還要再跌 10%,

大台北地區的房地產總市值跌幅隨便都 50-100 萬,

2 萬元的租金兩年也不過 48 萬,

怎麼看這機會成本都彈性的多。
 
以上只是小弟我控管資金風險的想法,

面對投資審慎規劃,從容布局是個人不變的信念。

 

本文由 投資的轉折 - 霜劍投資團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