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三大法人?
常聽到的三大法人到底是哪三大?為何總覺得他們的買賣超跟市場走向有很大的相關?
一間公司的股票除了內部股東,其它持有的人究竟是誰?
其實三大法人指的是外資、投信及自營商,他們的交易量占股市總體的比重非常高,小散戶儘管沒有那麼多資金,但也不能不注意這些重量級玩家的動向;看完本文你就知道他們各自的特色是什麼囉!
外資
可理解為「外國資金的投資人」,大家耳熟能詳的高盛、小摩、美銀美林等都屬於外資。
根據2021年底統計,外資的持股超過台股市值的四成;可以想見他們在台灣股票市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了解他們的真實動向對散戶們來說非常重要。由於外資資金量龐大,較傾向長期投資並以大型股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這個標籤呈現的是所有外資買賣、持股的合計,所以即使外資買超,也未必每一間外資機構都一致看好某檔股票。
投信
所謂的台灣本土的投資信託機構,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基金公司」,他們拿的是大眾的錢來投資,資金量體小於外資,操作期長為數日到數月不等,關注的標的廣泛不乏中小型股,這些股票容易在短時間被拉高。
因此投資人在觀察相關標的時也要注意投信的買賣及持有狀況。新聞有時會出現「土洋對做」是指本土券商跟外資操作相反的方向,至於誰賺誰虧則不一定。
自營商
也就是券商自己的投資部門,用的也是公司的自有資金來買賣股票,資金規模是三大法人中最小的,單一自營商頂多就是十幾億,但通常周轉快、採取短線策略,一般投資人往往很難根據他們的進出來判斷趨勢。
💡以下加碼小科普
每當新聞標題出現「八大行庫」總會伴隨著護盤、撐盤等字眼,彷彿都是政府在透過「八大行庫」進場操作。
這句話對也不對,因為「八大行庫」指的是八家官股銀行如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以及台灣企業銀行。
一般來說,只會參考八大行庫「總公司」的買賣超,不會去關注各分點狀況。
政府資金像是國安基金、勞退基金等確實會透過八大行庫來下單,但不代表每次的買超或賣超都是政府的資金在操作。
至於要怎麼查看每日三大法人買賣的狀況呢?只要打開《籌碼K線》,搜尋自己想要關注的個股,並點選法人的頁籤就可以看到他們的資金的流向!
《籌碼K線》APP的法人頁籤除了能用圖表快速觀察有無連續買超外,底下也有每日收到資訊即時更新的數據供投資人參考,不用再一天一天去查詢數據,法人頁籤一次幫你整理好!
以上教學都學會如何應用了嗎?趕快打開籌碼K線APP實際操作看看吧!
每日一篇:「5分鐘學會籌碼分析」
籌碼分析基礎篇
- 籌碼集中怎麼看?
- 誰是主力?主力三種人
- 三大法人是誰
- 「外資」、「外資券商」大不同?
- 「地緣券商」帶你掌握公司最新情報
- 如何觀察「籌碼分布」
- 如何看「籌碼日報」提高勝率?
- 「投信」是什麼?如何跟著投信搭上季底行情?
- 盤中解析大戶散戶動向,即時判斷股價未來趨勢
- 「融資融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