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價值指數(GVI)選股是怎樣打敗市場?~葉教授

葉教授

葉教授

  • 2014-11-07 09:29
  • 更新:2018-07-16 23:01

成長價值指數(GVI)選股是怎樣打敗市場?~葉教授

(圖/shutterstock)

 

成長價值指數(GVI)選股是怎樣打敗市場?

前兩篇文章已經探討過GVI選股在一般股與大型股下的表現,

證明在2012/1~2014/10間,連續三年的年化報酬率都打敗市場。

投資人可能好奇,GVI選股是怎樣打敗市場?

為此,我們以GVI選股在大型股下的表現為例,

統計市場股票與GVI選股的月報酬率的分佈,並計算其差距,

結果如下六圖(2012, 2013, 2014各兩圖)。

 

以2012年為例,可以發現GVI選股打敗市場靠兩點:

1. 積小勝為大勝:

市場股票的月報酬率的分佈中心很接近0%,

GVI選股的月報酬率的分佈中心明顯右偏,大於0%。

特別是在月報酬率0%~6%之間,GVI選股的頻率明顯高於市場,

但在大於6%之後,兩者無明顯差異。

因此GVI選股打敗市場靠「積小勝為大勝」,而非靠幾次大勝。

2. 少輸為贏:

GVI選股的月報酬率小於0%的機率明顯低於市場股票,

而且很少大跌,因此「少輸為贏」。

上述兩點發現在2013, 2014兩年更為明顯。

 

這些發現的合理解釋是:

1. GVI選股是選賺錢公司的便宜股票

  這些股票股價被低估的可能性較高,因此漲的機會大。

2. 但大漲的機會似乎並未比市場一般股票高

   原因可能有二個(a)市場相當有效率,沒有股票被嚴重低估

   (b) 市場股票不完全由基本面控制,大漲的股票中有許多是因為基本面以外的因素引發。

3. GVI選股是選賺錢公司的便宜股票

   即使這些股票的賺錢能力被高估了,基本面並不如數字上看到的那麼好,

   但因為股價便宜,因此下跌的機會較低,大跌的機會就更低了。

 

投資人應遵守三條紀律:持續投資、分散持股、定期換股

這樣才能將「積小勝為大勝」與「少輸為贏」的效果發揮到最高境界

這些圖形也顯示,

即使GVI選股與市場股票的月報酬率的分佈重疊性如此高,

透過觀察其發生差頻率的差額,

還是可以發現兩者的分佈有很大的不同。

GVI選股並非每檔股票都有亮麗的表現,

但透過「積小勝為大勝」與「少輸為贏」GVI選股還是可以打敗市場。

這種差距雖小,但相當可靠,

這就是為何我在拙著「誰都學得會的最強選股公式GVI」

與「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這兩本書中

強烈主張投資人應遵守三條紀律:持續投資、分散持股、定期換股,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積小勝為大勝」與「少輸為贏」的效果發揮到最高境界,

實現慢速致富之路。

 

「雖慢但穩」(Slowly but surely.) 投資也是一樣

英諺有「穩紮穩打,無往不利」(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

又有「雖慢但穩」(Slowly but surely.)的說法。投資也是一樣。

如果真有「快速致富」的股票投資法,那麼它應該是一個秘密。

好的股票投資法雖然沒有快速致富這回事,但達到「慢速致富」是可能的。

(市場股票與GVI選股的月報酬率分佈比較:2012年)

 

(市場股票與GVI選股的月報酬率差距分佈:2012年)

 

(市場股票與GVI選股的月報酬率分佈比較:2013年)

 

(市場股票與GVI選股的月報酬率差距分佈:2013年)

 

(市場股票與GVI選股的月報酬率分佈比較:2014年)

 

(市場股票與GVI選股的月報酬率差距分佈:2014年)

 

想知道更多 成長價值指標 選股法 的運用方法嗎?

除了看成長價值指標 選股法相關文章,你也可以報名11/23的課程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就幫我按個「讚」吧,

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喔!

葉教授

葉教授

大學教師,教授過「資訊科技在投資分析之應用」、「人工智慧在投資分析之應用」、「財務管理」。著有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本論文被日本大和證券應用在日本股市回測,顯示具有很好的績效。座右銘:只使用經過實證的簡單明白的選股模型。

大學教師,教授過「資訊科技在投資分析之應用」、「人工智慧在投資分析之應用」、「財務管理」。著有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本論文被日本大和證券應用在日本股市回測,顯示具有很好的績效。座右銘:只使用經過實證的簡單明白的選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