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買成長價值股 真的能打敗大盤嗎?
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自從在理財寶推出已經超過一年了。
許多使用者一定會問:如果我完全照理財寶的建議買股會怎樣?
為了幫使用者解惑,作者做了一個回測。
用2012/1~2014/10的資料 檢定策略能不能打敗大盤
1.依據成長價值指標選出股票
在理財寶網頁開啟「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
並在其左上方輸入每個月的第一天,例如2012/1/1, 2012/2/1…, 一直到2014/10/1。
系統會出現依據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選出的股票 (約40檔到50檔),
如該日非交易日,系統會選前一個交易日,
例如輸入2012/1/1,系統會出現前一個交易日2011/12/30 的選股結果。
2.查出選出股票的月報酬率
由於我們在此假設每月一日選股,用選股後的20日的報酬率來代表月報酬率,
但由於每個月的一日到下個月的一日之間的交易日未必剛好20日,
因此用上述方法來估計月報酬率並非100%準確,
但每一個月的交易日大約就是20日左右,
因此誤差很小,而且此誤差也是中性的,不偏高估,也不偏低估,因此是可靠的方法。
3.查出台灣所有股票的報酬率
為了比對成長價值股和全部股票的報酬率,
也將系統內全部的股票,
利用資料庫查出這些個股在其後20個交易日的報酬率(不含選股當天),即月報酬率。
因為系統會排除流動性太低的股票,因此大約只有1000檔。
4.對報酬率進行統計分析
在這二年十個月的34個月中,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有24個月擊敗大盤,勝率70.6%。
月報酬率統計:
34個月下來,累積投資報酬率差幅:
成長價值股 報酬率大獲全勝
在這二年十個月中,連續三年「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都擊敗大盤,
年化報酬率分別為39.3%, 37.0%, 10.6%,而大盤分別為22.4%, 26.7%, -0.4%,
擊敗的幅度分別為16.9%, 10.3%, 11.1%,平均每年12.7%,大獲全勝。
因為回測期間2012/1~2014/10,從指數來看就有約24%的漲幅,
但這並未計入現金股利利得。
我們用「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理財寶得到的累積報酬率達107.6%,
大盤累積報酬率54.6% (使用未排序篩選下的全體股票)。
成長價值股 風險比大盤小
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選出的個股之月報酬率標準差小於全體個股,風險尚佳。
成長價值股 流動性尚可
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的個股日成交金額中位數超過1700萬。個股總市值中位數達60億以上。流動性尚可。
成長價值股的交易成本 大約為2.38%
在股市買賣股票的主要成本有手續費與證交稅。
目前買賣各繳一次手續費千分之1.425,及賣出時繳交易稅千分之3,
故買賣一次的成本為0.585%。手續費可以有折扣。
如果交易過於頻繁,有可能侵蝕報酬率。
例如每一個月都將股票全部重新買賣一次,
一年要付出7.02%的成本,嚴重侵蝕報酬率。
因此我們建議的SOP雖然建議每一個月換股一次,
但是換股時並非將投資組合中的所有股票賣出,而是留強汰弱,
只要持股的成長價值指標排序仍在榜中,並不需賣出。
只有那些排序已經跌出榜外的股票需要賣出。
賣出後產生的空缺由成長價值指標在榜上,但尚未持有的股票中選出遞補。
我們用理財寶實證發現,
採用這種方法之年交易成本在2012, 2013, 2014分別為2.2%, 2.8%, 2.1%,
每個月的換股率分別為32%, 40%, 30%。
為了簡化,假設平均2.5%,
則上述擊敗的幅度分別降低為14.4%, 7.8%, 8.6%,平均每年10.2%,仍十分可觀。
個股產業分佈
成長價值指標選股法選出的個股經統計,電子50%,傳產40%,金融與營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