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
在股票市場也是如此!
不是股價低的股票就能夠直接買下手,
你還需要考慮到公司的財務體質和潛在的發展力!
接下來,投資達人股魚要提醒大家3種不適合投資的方式
一、「大人買」的模式不適合一般投資人
喜歡上街購物的朋友一定知道,廠商在推出商品的時候
會以相同價位、同一外型、但以不同的配色來增加產品的組合性
例如說台灣街頭人手一支的Iphone手機
就以不同的顏色(銀白色、太空灰、香檳金)來吸引不同組群的注意
其實,每個顏色都相當的不錯
可是買的時候,只能選擇一種顏色,會陷入天人交戰
在日本,曾經出現一種購物模式,稱為:「大人買」
其購物的方式是同一形式的產品 通通買下來 完全都不選擇
據日本學者研究,會有這樣的模式是因為 消費者年幼時,購物能力不足
經常出現選擇性的苦惱
所以在擁有足夠經濟能力後
便想自我補償,才會產生這一種特殊的行為模式
在股市的面向來說,
我們經常會想 我到底要買 A公司的股票?還是 B公司股票?
在投資上,我們的資金有限 常常會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一般投資人當然 不可能以「大人買」這種"通通買進"的模式,來抵銷抉擇時的痛苦
基於投資配置的想法,我們必須做出二選一的選擇
二、報酬高,風險也高
小心融資是雙面刃
在證券市場中買進一張個股的價位動輒數萬元
就算能順利選出想要的股票
但卻不一定有足夠的口袋買進這檔股票
但證券市場可愛的地方就在於 錢不夠,你可以融資或是買同產業便宜的個股
融資買進是一種槓桿的行為,投資人除了必須要負擔利息外
整體的漲跌幅速度也隨著比例而增加,獲利時的時候是加速累積資金部位,
虧損的時候自然是加速侵蝕本金部位
故融資是一種雙面刃,股魚不建議 使用這樣的作法來提高自己的心理負擔
三、買進同產業的便宜股(弱勢股)
忘記公司的經營體質比較弱
普遍上我們會認為企業能否獲利,取決在產業景氣
當產業景氣向上時,產業內的個股也都是雨露均霑
當A企業的股價過高,讓你無法買進時
有人會以為,買進同產業,但較為便宜的B企業 就是一個好選擇
同樣可以分享到整體產業獲利的果實
這個想法看似正確,可是忽略了 經營體質強弱的事實
同產業的股價高低,是在反應企業的經營能力與財務績效
而這些數字最終還是會 反應在報酬率上
如果 兩間公司的股本類似,但股價卻是一高一低
可不要認為 買進便宜的公司 就是個明確的選擇
買進低財務績效的公司,只是在滿足個人買進持有的感覺
你卻放棄了背後的潛在報酬率
舉例:半導體業的晶圓雙雄
(2330台積電 & 2303 聯電)
同產業,報酬率卻大不同
若是從只要考慮產業特性的角度,認為反正兩間公司都是半導體的晶圓代工,
那兩間公司的累積報酬率應該是類似的吧?
這個答案其實並不正確
我們將 兩間公司的近三年的累積報酬率攤開來看:
2330 台積電持有三年:128%(累積報酬率)
2303 聯電持有三年:28.9%(累積報酬率)
兩者的報酬率終值差了四倍
股魚透過這個例子,提醒投資朋友
同產業內的高價股,是因為其財務績效 而獲得較高的市場評價
高財務績效也代表,投資的股東 可以獲得更佳的長期報酬!
當你因資金不足,而選擇買進 同產業的便宜個股時
你雖然滿足了買進持有股票的的感覺
背地裡卻是葬送的長期的豐厚報酬,這點可千萬不要忘記了!
正確的投資觀念是:
先從財報的關鍵數據,剔除地雷股
之後,再將看好產業的個股 與同業比較,試算合理價位
一等到跌到合理價,(而不是只選便宜的!)
就能 毫不猶豫地 抓準進場~
(原文由 股魚-不看盤的投資術 授權轉載)
CMoney小編後語:
投資理財,本來就該小心求證,要知道一間公司經濟的好不好
這時候,你可以使用►►股海掃雷系統(免費下載)
查查你的持股是不是"地雷股"
想找能夠投資的股票,卻不知道現在股價能不能買
可以參考►►股魚價值趨勢線(免費下載)
一條低估線,一條超漲線,就能幫你快速判斷,股價現在的高低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