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寶科(2301)近期針對AI伺服器相關需求採取審慎策略,儘管其BBU備援電池模組供貨比重達單一客戶七成,公司仍選擇將2026年擴產幅度控制在30%,遠低於預估BBU年需求成長50%的市場預期。此舉顯示光寶科在AI熱潮下,仍重視產能調配風險,避免進入產能過剩階段。
光寶科指出,當前AI電源模組產業競爭升溫,已有更多中系及國際大廠如ABB、施耐德等積極投入市場。為維持競爭優勢,公司強調策略性不擴大供貨,並與關鍵客戶簽訂包產能協議,以降低單一訂單風險。此外,也針對超額下單現象與客戶協商訂單真實性,顯示面對訂單激增,光寶科立場偏向風險控制而非盲目搶單。
法人看法方面,最新預估指出光寶科2026年營收有望達到2,061億元,年增22.27%,EPS則上看8.55元,顯示其具備穩健成長條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明年AI需求持續強勁,公司對於爆發性成長仍抱持保留態度,寧可維持核心能力與技術領先地位。
光寶科(2301):基本面與籌碼面分析
基本面亮點
光寶科(2301)為全球光電與電子關鍵零組件領導廠,主要營收來自雲端與物聯網領域,占比達46.66%。其AI伺服器相關產品如PSU、BBU模組近期需求強勁,推升2025年9月營收至154.3億元,年增30.22%。法人預估,公司2026年營收將達2,061億元,毛利率24.68%、EPS為8.55元,反映AI電源驅動下的獲利成長。
籌碼與法人觀察
籌碼面近期波動較大,10月最後三日主力連續賣超,累計約3.1萬張。三大法人10月31日同步賣超7,203張,其中外資出走約7,594張,導致股價自高點195元回落至179.5元。近5日主力持續調節,顯示市場對光寶科短期估值較為保守,價格修正壓力加劇,法人持股比率也略見下滑。
總結
光寶科(2301)在AI相關電源產品具備先行者優勢,供貨占比高、獲利成長明確,但也面臨客戶開始分散採購及產能超額預訂風險。儘管營運成長性仍具吸引力,籌碼面壓力與市場預期須持續關注後續出貨表現、產能利用率及法人態度變化。
發表
我的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