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自立」狂潮牽動全球供應鏈,美股高科技巨頭受惠、警示並存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1-01 18:00
  • 更新:2025-11-01 18:00

中國「科技自立」狂潮牽動全球供應鏈,美股高科技巨頭受惠、警示並存

中共五年計劃聚焦半導體、AI、綠能,政策助推創新但高估值引發新風險,美股科技板塊同步受益且應警惕產業連動挑戰。

中國近期召開四中全會,釋出2026至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草案,聚焦半導體、人工智慧(AI)、量子運算等核心科技,並強調科技自立、自主創新為未來五年主軸。這份政策藍圖,不僅為A股及港股科技板塊注入信心,同時牽動美股供應鏈巨頭(NVDA、MSFT)、全球半導體與AI發展、製造業佈局等關鍵環節。

中國「科技自立」狂潮牽動全球供應鏈,美股高科技巨頭受惠、警示並存

此次五年計劃在科技詞彙出現次數較上一期大幅提升,凸顯北京急欲打破外部技術封鎖,推進「自給自足」戰略。今年中國主板與科創板漲幅明顯,半導體(如SMIC、Cambricon)和AI基礎設施公司成為市場長線焦點,而港股科技指數(Hang Seng Tech Index)同期間亦上漲32%。隨美、中領導人交流頻繁,中美貿易科技戰略進入緩衝期,但中國加速自立腳步沒退,尤其在晶片、機器人、綠能等產業攻勢凌厲,連美股高科技龍頭(Nvidia、Microsoft)市值亦受中企追趕,全球市場投資格局趨向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近期供應鏈受制於地緣政治,像荷蘭政府基於國安考量收管中國控股的芯片廠Nexperia,逼使北京祭出出口禁令,令東莞廠產能驟減、Honda等車企美墨廠房出現晶片荒,全球車用半導體供應鏈顯現嚴峻牽絆。如今中國商務部考慮對部分Nexperia訂單開放出口豁免,一方面緩和供應鏈緊繃,另一方面也展現北京在穩定全球科技供應鏈話語權的企圖。

雖政策利好明顯,市場對中國科技企業高估值疑慮升溫。最新統計顯示,SMIC市盈率高達199倍、Cambricon更達271倍,遠超美股「七雄」的平均38倍水準。高估值搭配盈利不確定性,成為未來行情延續的最大風險點。包括Saxo Markets、Aberdeen等機構提醒,政策紅利恐已提前反映,後續還須營運和獲利明確表現支撐。

另一方面,中國將雙軸策略並進,除科技自立外,也大力發展綠能、維持製造業合理占比,強化稀土等關鍵資源的話語權,嘗試穩定國際產業鏈與自身大國競爭力。各界預期,隨五年規劃徹底出爐,A股及港股科技板塊將維持慢牛格局;而美股重倉科技軟硬體供應鏈者則須留意東亞產業自給化後對全球價值鏈布局所造成的長期衝擊。

整體而言,中國新五年政策加劇全球科技創新競爭,既帶動產業資本流向、惠及美中科技龍頭,也帶來估值泡沫與地緣風險。未來五年,「政策驅動科技牛」能否延續,關鍵在於中企營收成長與美中技術博弈何時分出高下,投資人宜謹慎觀望,分散配置、掌握供應鏈最新動向。

中國「科技自立」狂潮牽動全球供應鏈,美股高科技巨頭受惠、警示並存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中國「科技自立」狂潮牽動全球供應鏈,美股高科技巨頭受惠、警示並存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