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美光HBM遭三星降價圍攻,毛利風險升溫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0-29 06:19
  • 更新:2025-10-29 06:19
【美股動態】美光HBM遭三星降價圍攻,毛利風險升溫

價格戰陰影加重,AI記憶體高成長與毛利擠壓並存

三星電子傳出下調高頻寬記憶體HBM報價以搶回AI硬體市占,市場對毛利遭擠壓的擔憂升溫。Micron Technology(美光)(MU)作為HBM擴產最快的挑戰者之一,短線評價承受壓力,但長期AI記憶體含量上升的結構性趨勢仍在。盤中美光股價一度下跌約2%,終場收復跌幅,收在220.1美元,上漲0.82%;同業SK海力士股價挫約7%,反映資金對價格戰風險的快速定價。

AI記憶體成長成主軸,產品組合轉向高價值與高帶寬

美光核心業務涵蓋DRAM與NAND,近兩年策略重點轉向AI與資料中心應用,布局HBM、DDR5與高性能SSD。HBM3E量產推進帶動出貨組合上移,單位價值與毛利體質優於傳統PC與手機記憶體,有助營收與利潤恢復。公司在HBM屬挑戰者定位,對手包括SK海力士與三星電子,但憑藉產品功耗、頻寬與可靠度的世代推進,正爭取AI伺服器與雲端客戶新增訂單。

營收循環復甦延續,資本支出聚焦擴產與技術節點

記憶體產業在過去一年去庫存告一段落後,價格與位元出貨回溫,帶動美光營運由谷底反彈。公司資本支出集中於HBM與先進DRAM節點,預期隨良率爬升與稼動率拉高,毛利率將逐季改善。流動性與現金水位支撐擴產計畫,管理層亦強調以高附加價值產品拉高整體獲利體質,並保持供給紀律,降低循環波動對財務的衝擊。

三星主動降價搶單,短期ASP走弱恐壓抑整體毛利

市場消息指出,三星調降HBM報價以加速切入AI硬體供應鏈,此舉意在快速重奪失去的市占。對美光與SK海力士而言,雖然需求高檔不變,但若整體議價轉向買方,HBM與相關高端DRAM的平均售價恐面臨壓力,短期毛利率彈性受限。消息甫出即引發記憶體族群股價回檔,投資人評估後續談判將由大型AI加速器客戶取得更多主導權。

產能與良率是關鍵,美光技術驗證與供應鏈協同提供緩衝

美光近年大幅投入先進封裝與堆疊技術,HBM3E產品已導入多家頂級運算平台並擴大出貨。HBM產能爬坡的瓶頸多在良率、供應鏈協同與先進封裝產能銜接,短期價格雖受挑戰,但若競品在良率與交期上仍有限制,美光在交付穩定性上的優勢可望成為談判籌碼,部分抵銷價格變數對獲利的影響。

AI伺服器需求強健,記憶體含量爆發提供中長期托底

生成式AI推動每台伺服器的記憶體含量大幅提升,HBM搭配高階加速器已成標配,DDR5與高效能SSD也同步受惠。雖然單價波動可能擾動短期利潤,但位元需求成長與含量升級將持續拉動營收規模,中長期產能利用率具支撐。對美光而言,守住技術曲線與供應紀律,將比短期價格戰更能決定整體獲利路徑。

產業競合加速,價格戰不改長線供需再平衡節奏

DRAM產業高度寡占且資本密集,任何激進降價都可能帶來短期份額變動與毛利受損,但供應商通常會依成本曲線與資本報酬調整投片。當價格過度下壓影響投資報酬,後續供給收斂將促成價格再平衡。投資人需留意2025至2026年新產能開出、技術節點轉換速度與雲端資本支出節奏,這些變數將決定記憶體循環的斜率。

宏觀與監管變數並存,資本開支與需求能見度影響評價

美國利率路徑與雲端資本開支計畫將左右AI硬體採購步伐,監管端對先進運算產品的出口限制也可能影響區域需求結構。對美光而言,區域別產品組合與長約覆蓋度,可提升需求波動時的能見度與現金流穩定度。若長約比例提升,對價格戰的敏感度將降低,評價波動也可望趨緩。

股價震盪加劇,消息面主導短線評價與交易區間

消息傳出後,美光盤中走弱但收盤翻紅,收在220.1美元、日漲0.82%,顯示資金在成長與毛利風險間拉鋸。相較同業股價急挫,美光相對抗跌,反映市場對其HBM擴產與技術進展仍有信心。短線關鍵觀察指標包括HBM出貨占比、ASP與毛利敏感度、客戶驗證進度,以及任何新增長約或價格指引。多數券商對AI記憶體長期趨勢維持正向,但亦提醒價格戰若擴大,目標價與盈餘預估可能下修。

投資結論趨於中性偏正,守望價格紀律與產能落地的平衡

綜合而言,三星降價讓HBM價格戰風險浮現,短期恐壓抑美光毛利率彈性;不過AI記憶體含量與位元需求的中長期成長底層未變。若美光維持產能與良率爬升、深化高附加價值產品組合並強化長約覆蓋,其體質與現金流可望持續改善。建議投資人關注下一季財測中的HBM占比、資本支出與良率節點更新,作為評估價格戰衝擊與基本面韌性的核心依據。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美光董事雙老將明年初離任,AI記憶體攻勢不變

【美股本週焦點】延後CPI、特斯拉財報、中美貿易風險升溫

【美股動態】美光中國資料中心停供傳出,AI高毛利轉向成主戰略

【美股動態】美光HBM遭三星降價圍攻,毛利風險升溫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