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導,川普總統正推動美國政府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多家重要公司中取得股權,這一消息引發了市場對量子計算的強烈關注。報導指出,相關討論涉及Rigetti Computing(NASDAQ:RGTI)、D-Wave Quantum(NYSE:QBTS)、IonQ(NYSE:IONQ)和Quantum Computing(NASDAQ:QUBT)。這些公司可能會在獲得聯邦資金的同時,出讓部分股權,以加強美國在全球量子技術競爭中的領導地位。今天早上,這四家公司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均大幅上漲,其中RGTI上漲18%、QBTS上升22%、IONQ增長15%、QUBT上漲14%,扭轉了過去一週科技股普遍回跌的趨勢。然而,路透社引述商務部的聲明否認了任何現有談判,稱這些談話純屬推測。不過,若消息屬實,這可能標誌著華府支持新興技術的方式出現轉變。
美國政府股權投資的過往記錄
今年,美國政府採取了罕見的步驟,開始在私人公司中取得股權,這種行動通常只在危機時期或為了保護重要利益才會出現。2008年金融危機時,政府曾在通用汽車(NYSE:GM)和美國國際集團(NYSE:AIG)中取得大量股權,作為紓困的一部分,後來賣出獲利。花旗集團(NYSE:C)等銀行也曾暫時由政府持股。近期,川普政府以89億美元購買了英特爾(NASDAQ:INTC)10%的股權,將大而美法案的補助金轉換為股權,以確保國內半導體生產,這被視為在與中國緊張關係中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國防部隨後在稀土礦商MP Materials(NYSE:MP)和金屬礦商Trilogy Metals(NYSEAMEX:TMQ)中取得股權;能源部則在Lithium Americas(NYSE:LAC)中取得股權;政府還在美國鋼鐵公司中持有一個非股權的「黃金股」。
聚焦關鍵產業
這些介入通常針對被視為經濟或國防重點的產業。以英特爾為例,半導體突顯了供應鏈韌性的重視。量子計算則符合這一模式,提供在密碼學、藥物發現和人工智慧方面的突破,可能重新定義全球權力格局。政府將其視為「關鍵工業」領域,類似於稀土礦物或先進製造業,外國,尤其是中國的主導地位構成了風險。過去在戰時能源公司或911後航空公司的持股,強調了這種模式:介入以確保美國創新領先。
潛在贏家
如果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屬實,所有四家公司都可能獲得巨大收益,但某些公司因技術和市場定位而脫穎而出。IonQ以其離子捕獲系統,與微軟(NASDAQ:MSFT)和亞馬遜(NASDAQ:AMZN)的強大合作關係,使其適合大規模企業採用。政府持股可能加速其商業可行性,成為容錯量子機器的領跑者。Rigetti的超導量子位方法強調混合量子-經典計算,對於優化的短期應用具有吸引力。由於之前的國防合約,它可能最能從與軍事需求相關的資金中受益,提升其在當前資金限制下的估值。D-Wave Quantum在量子退火方面領先,適合解決複雜的物流問題。其既有客戶群,包括洛克希德馬丁(NYSE:LMT),可能使其成為政府整合的快速贏家,扭轉近期營收下滑的局面。Quantum Computing專注於室溫光子技術,雖然是弱勢者,但提供成本優勢。持股可能表明對具顛覆性、可及性技術的押注,儘管其規模較小,與同業相比可能限制即時影響。總體而言,最有可能的贏家將是那些與國家安全目標最契合的公司,IonQ和Rigetti因其更廣泛的應用而具有優勢。
關鍵結論
如果政府持股成真,量子計算的發展可能會顯著加速,聯邦資金將加速研究和開發,並減少對民間資本的依賴。這可能鞏固美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對抗中國的進展,並引發新一輪的公私技術合作。對IonQ來說,這將標誌著其系統可擴展性的成熟;Rigetti將獲得對混合模型的認可;D-Wave將受益於退火的實用優勢;而對QUBT的投資將突顯可負擔創新的潛力。最終,這強調了每家公司的戰略價值,處於一場高風險的技術競賽中。
發表
我的網誌